多语言环境中的土族语言及其变化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社会语言学、语言接触和语言类型学等理论为依据,对多语言环境中的青海互助土族语言的使用及其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以互助土族言语社区中的土观村、东家村、多士代村为调查点,全面考察村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及其语言认同特点。调查表明,来自不同地点、不同群体的人语言使用状况存在差异,土观村土族语保持最好,东家村次之,多士代村的土族语则出现了严重衰退,甚至代际断层;村民的互助汉语方言、普通话的能力和使用情况与土族语使用情况相反,多士代村民的普通话水平最高。土族言语社区打破了原先的土族语单语制,基本形成了土族语和汉语的双语制,年轻人具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互助土族对土族语和国家通用语言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土族语作为他们的母语和民族语,是维系民族情感和民族认同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土族文化和精神的主要载体;对国家通用语言的高度认同,是他们渴望发展的动力使然,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是土族群众外出必须具备的语言能力,更是其强大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互助汉语方言属中原官话秦陇片,两种不同类型语言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土族语语音上,新老派发音产生明显差异,复辅音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本文对六类土族语的复辅音代际差异情况和变化进行了论述,分别是:(一)s为前置辅音,塞音和鼻音为后置辅音的复辅音组合,如sp、sk、sG、sts、sm、sn。(二)舌尖后擦音S与其他塞音、鼻音构成的复辅音,该类复辅音在新老派中主要有sk、sp、st和sn4个。(三)舌根清擦音x与舌根不送气塞音k、小舌浊塞音G的组合,舌根复辅音数量相对较少,只有xk和x G。(四)鼻辅音与塞音、塞擦音等组成的复辅音,该类复辅音的特点是前辅音均为鼻辅音,如np、nt、ntsh、ntS、nt(?)h、nk和mp,未发现后鼻音η组成的复辅音。(五)颤音r与塞音、塞擦音和鼻辅音组成的复辅音,颤音组复辅音在调查词汇中出现的有rp/rph、rt、rk、rt(?)和rm。(六)舌面擦音和舌面塞擦音的组合,该组复辅音仅有一个为“(?)”,在老派中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在新派中出现了增加元音现象。根据土族语的音节划分规律,对土族语200核心词的音节进行分类,考察了其元音和谐情况,发现代际之间元音对应关系并不稳定,部分产生了变异。目前在土族语词汇中保持的元音和谐现象仅是一种元音和谐残存。互助汉语方言受土族语的影响,词汇声调类型极其统一,基本上是一种高低分布的调值类型。经过分析,共归纳出二字组汉语词汇的词调主要有4种类型,既55-55,13-55,45-31,31-232。这四种调值类型仅是词汇间调值的相对变化趋势,其高低间的差异极小。表明汉语方言词调在特定区域内是存在的,是多民族不同类型语言接触所引起的。在词汇上,借词已经成为土族语丰富词汇的一个主要手段。考察了土族语200核心词的分阶借用情况,一阶词中老派借用系数为0.11,新派借用系数为0.13;二阶词中老派借用系数为0.18,新派借用系数为0.25;二阶词汇借用率明显高于一阶词汇,代际借用率进一步拉大。在对不同词类及语义分类的基础上,统计考察了代词、亲属称谓语、数量词、动词、名词(自然名物、动植物、食品蔬菜、身体部位、颜色、时间、方位、宗教、职业术语)等在新老派之间的缺失对应差异,说明土族语核心词汇在代际间差异进一步拉大,汉语词借用率进一步提高。上述研究表明随着代际推移,其语言接触程度进一步加深。在多语言接触的影响下,土族语主要借用了汉语的副词,如“一挂”“别”“就/就是”,还有连接词等来丰富自己的语法表达手段。同时论述了互助汉语方言SOV的语序类型,以及名词格“哈”的产生及演变,通过研究表明“哈”由方位词“下”演变而来。互助汉语方言语法特殊现象的形成,是不同语言长期接触的结果。多民族接触必然导致多元文化的接触,土族文化特征的形成正是多民族语言文化接触的产物。土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又结合汉族道教体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家神”信仰。宗教文化又反应到土族群众的取名文化当中,土族群众的小名(乳名)多数由当地喇嘛或者德高望重的老者所起,而大名多使用汉姓加多语混合名,或直接借用汉姓汉名,这是文化接触在语言上最明显的痕迹。目前互助是土族语保持最好的地区,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接触的视角对互助土族语言的使用及其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西北地区不同民族语言使用、功能关系演变,以及各语言要素的相互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和理论思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中国雄踞东亚,美国横跨美洲,是“贸易的冒险追求”促使美国在立国伊始,便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漫征程。在鸦片战争前的60年里,中美贸易虽发展平稳,但亦蕴含着诸多的矛盾与冲突。随着19世纪30年代中英贸易冲突的不断升级和英国缔约通商呼声的日渐高涨,美国也开始寻求与中国缔约通商的机会。通商条约是近代国家秩序下规范国际贸易的法律基础。因其与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又被视为条约中最为重要者。晚清时期,中国国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到后工业和大众旅游时代,个性化旅游、自助自驾旅游、定制旅游等形式越来越普遍,文化体验也成为驱动游客出行的主要动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使之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成为新时代做好当前和今后文化遗产工作的根本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