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含磷制药废水具有高磷、高有机物、低pH、色度深的特点。目前这种废水主要采用稀释方法进行除磷,但存在处理量大并且资源浪费问题。为减少处理量并回收资源,研究采用物化整合工艺进行预处理。本论文以某制药厂某一生产工艺段废水为研究对象,其磷含量高达40248mg/L。通过石灰法、粉煤灰法、电解法等研究,提出加碱石灰法—二级电解法整合处理工艺,并通过实验研究了该法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优运行参数。石灰法和粉煤灰法处理超高含磷制药废水的研究表明,石灰法处理效果优于粉煤灰法,其除磷率可达72.1%。石灰投加量为40g/L,在pH为8.5,转速2.5(当量单位),恒速搅拌20min、静沉10min的条件下,T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2.2%和18.9%,出水pH基本不变。故选择石灰法作为第一预处理工序。电解法处理以原水为基础配水的研究表明,Fe/C和Fe/Fe电极的除磷率和能耗相差不大,考虑到后期强化电解作用,选择铁碳电极。对高浓度含磷配水进行电解实验研究,最优极板间距为2cm,能耗随极板间距减小而减小;除磷率和能耗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初始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总除磷量升高;COD对除磷影响较小,硫酸根和氯离子可降低能耗但影响除磷。对超高浓度含磷配水进行电解实验研究,0.8A为最适电流,1.6L/min为最佳曝气量,曝气可提高除磷率并减少能耗;双极组可使电解除磷率由25.9%升至42.1%,同时减少能耗;曝气和调换电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电极钝化。研究表明电解法去除超高浓度含磷废水中的磷有一定可行性,根据电解法实验结果选择电解法作为第二级处理工序。电解法处理一级预处理出水的研究表明,在pH值为6.4,电流0.8A,极板间距2cm,双电极并且定时交换电极(10min换电极2min),搅拌速度为5(当量单位),一级电解40min,二级电解30min的条件下,通过絮凝沉淀作用T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39%和16.3%,出水pH升至7.83。其中,采用原水和其他稀废水调节废水的pH值和含磷量。经加碱石灰法-二级电解法处理后废水TP和COD分别去除83%、32%,色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达到预处理目的,有利于后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