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zh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在我国,股票期权激励作为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受到普遍欢迎,不仅有理论上的探讨,而且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但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企业环境有很大差异,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未必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广泛的分析与研究,但没有统一的结论。以往对于股权激励效果的研究大多是以公司绩效作为衡量指标,考察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很少涉及到效果的其他方面。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股票期权激励实施效果,考察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对代理问题的影响,能否降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以期反映出股票期权激励这一长期治理机制是否有效。理论研究部分首先指出所有者、管理层和债权人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股票期权激励应该以解决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为目标,因此将股票期权激励对代理问题的影响划分为管理层-所有者和管理层-债权人两个维度,然后用博弈的方法讨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运行机理,用代理成本衡量代理问题的变化并建立分析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部分以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已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提出四个研究假设,用管理层股票期权授予比例代表激励水平,用管理费用率和经营风险率分别代表两个维度的代理成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使用回归分析和Wilcoxon检验方法。结果发现股票期权激励能够降低两个维度的代理成本,但效果不明显;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管理层-所有者维度的代理成本有所降低,而管理层-债权人维度的代理成本并没有降低。最后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和现状从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管理层选择机制不健全以及股权激励评价体系的缺陷等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没有实现明显效果的原因,为上市公司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其他文献
采用物理方法混合纳米WC与AlSi10Mg铝合金粉末,利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SLM)制备WC/Al基复合材料试样.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等对比同种工艺制备的AlSi10Mg试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因对金融危机具有顺周期效应,在各方面压力之下进行着重大改革。本文站在开放式基金的角度,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首
根据某款汽车变速器壳体外形及孔位的结构特点,对铸件浇注系统、多滑块内嵌式抽芯结构设计以及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认为压铸件结构及浇注系统决定模具结构.合理
为减少压铸模裂纹的产生,延长压铸模使用寿命,采用普通热作模具钢及高钼热作模具钢,试验了其开始产生龟裂纹的模次.考查两种模具钢表面氮化后开始出现龟裂纹的模次及龟裂纹的
供电企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其风险问题常常关系到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供电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研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用最经济的手段降低或消除风险,是供电企业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范各类事故,提升经济效益所需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已经对供电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做了一定的研究。但存在研究专业范围较为狭窄,研究系统性不够,研究侧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