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轴压比PVa-ECC柱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2051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设计了3根PVA-ECC柱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高轴压比下配箍率变化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PVA-ECC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差异。  通过对3根PVA-ECC柱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以箍筋间距为主要参数,研究在高轴压比下PVA-ECC柱的抗震性能。通过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相比,PVA-ECC柱表现出更好的抗震性能。  (2)3根PVA-ECC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均发生弯曲破坏,没有出现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劈裂、剥落与粘结破坏。  (3)随着箍筋间距的加密,抗震延性得到改善,箍筋间距70mm和50mm的柱与间距90mm的相比,位移延性、极限弹塑性位移角、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分别增加了15.6%~16.3%、17.1%~20.6%和15.6%~17.8%。  (4)给出了满足一定位移延性和极限弹塑性位移角的抗震设计要求的最小配箍率的建议值。  利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了PVA-ECC柱的有限元模型,针对本次试验的3根PVA-ECC柱试件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模拟分析。将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可知,模拟所得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均与试验所得曲线吻合较好。在验证有限元模型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PVA-ECC柱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更高轴压比及更大箍筋间距的PVA-ECC柱抗震性能,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柱延性变差,峰值承载力减小,但减小不明显;随着箍筋间距的增大柱延性变差,峰值承载力减小,表明在高轴压比条件下用PVA-ECC柱代替高强混凝土柱可以起到减少箍筋配置的作用,但并非可以不配置箍筋。
其他文献
由于建筑功能及造型的需要,传统的结构形式受到挑战,需要整体刚度大、适应性强的空间结构新形式。近年来新出现的高层斜交网格结构形式具有规则的几何变化规律,可以获得特殊的视
独具优势的陶粒混凝土在土木工程的应用中存在广阔的前景。由于制作陶粒的原料存在地方性的差异,导致其陶粒混凝土的性能不同。本文针对长沙地区的陶粒混凝土,通过试验和数值模
碳纤维材料具有高强、轻质、耐久性良好等特点。与传统的粘贴非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方法相比较,采用可靠的碳纤维锚具对碳纤维进行张拉后粘贴加固,能充分发挥碳纤维高强特性、
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内陆尤其是西南部地区都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地震诱发滑坡灾害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冲击也将日益严重。若能计算出地震荷载
碎石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交通土建以及机场港口等各种软土地基处治当中。碎石桩承载性能的发挥主要依靠桩周土体所提供的径向的约
随着城市开发和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设计和施工中遇到下伏空洞地基的情况甚为常见。如何合理评价下伏空洞地基的稳定性成为该类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若处治不当可能给工程带来
随着土木工程结构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结构选形优化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对于复杂形态大跨空间结构,如何实现结构的优美形体与合理受力的协调统一,在概念设计
临坡矩形基础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形式。在许多建设工程中常会遇到需要把矩形基础设置在靠近斜坡顶部、斜坡上及计划开挖或者已经开挖的基坑附近的情况:如一些山区城市,常需
混凝土结构因其取材方便、可模性和耐久性好且经济适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设计、施工、使用不当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有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加固。纤维水泥砂浆加固方法是一种比较经济、使用比较广泛的加固方法,其加固效果取决于加固层与原结构层的黏结性能。目前对纤维水泥砂浆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局限性比较大,不适用于加固现场的黏结质量评定。本文采用钻芯拉拔试验方法对二者的界面黏结性能进行研
本文基于国内外溃决土石坝的调查分析、室内以及现场溃坝试验研究资料,针对土石坝溃决机理、溃口发展与溃口流量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通过对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