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陶粒混凝土梁的动力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具优势的陶粒混凝土在土木工程的应用中存在广阔的前景。由于制作陶粒的原料存在地方性的差异,导致其陶粒混凝土的性能不同。本文针对长沙地区的陶粒混凝土,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钢筋陶粒混凝土展开了分析。具体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对7片钢筋陶粒混凝土梁和一片普通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静力和动力试验研究。其中静力试验采用两点对称加载,通过加载一卸载的方式,记录各试验梁的挠度、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变、裂缝发展和分布的情况,并对其进行静力特性分析。而振动试验在每次静力卸载完毕10分钟之后进行,测量各级荷载作用下的频率、阻尼和振型。对比分析钢筋陶粒混凝土梁、普通混凝土梁和不同粗集料的钢筋陶粒混凝土的动力特性之间的区别,最后推导了荷载一频率之间的曲线方程式。   其次,论文中根据试验梁的特征,以钢筋陶粒混凝土简支梁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式研究其材料属性(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筋率)、截面属性(高宽比)、附加质量和约束条件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比较分析各因素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提出避频设计的最佳方法。   最后,根据频率易测精度高的特点,比较分析了几种基于频率识别方法(频率变化比、频率变化的平方比、局部频率变化率、正则化频率变化率、基于频率的多裂缝识别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文中主要针对正则化频率变化率和基于频率的多裂缝识别方法在钢筋陶粒混凝土结构应用的有效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根据陶粒混凝土的特性,提出最适合于钢筋陶粒混凝土的方法。
其他文献
岩体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岩石锚固作用机理及岩体预锚加固中内锚固段荷载传递规律是岩体锚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关于岩石锚固作用机理及荷载传递规律的
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期开裂的问题已普遍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成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的外观而且对结构耐久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提倡绿
随着桥梁建设的大规模进行,与此同时桥梁安全事故的频发也反映了目前桥梁安全状况的不足。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桥梁养护管理部门建立了桥梁巡检制度来及时发现桥梁的外在病
自复位球面滑移隔震系统是一种圆弧面滑动摩擦系统,除具备一般平面滑动隔震系统的特点外,还具有较强的限位能力、复位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它通过设置隔震层将结构物本身与地
地基沉降分析是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土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但是,现有研究都表明目前已有沉降分析方法均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进行地基沉降
型钢混凝土结构和轻骨料混凝土结构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如果能将两种结构结合起来,这种新型结构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两者能否共同工作取决于型钢与轻骨料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本文在室内声发射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岩石和混凝土试件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源三维定位技术、声发射参数的变化和声发射信号的波形特征。1、通过三维定位图判断岩石、混凝土试件裂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逐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市政污泥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市政污泥是由大量的成分复
理论研究与震害经验表明,地震时地面运动和结构的反应都是复杂的多维运动。在以往钢筋混凝土结构动力反应研究中,由于技术手段的局限,研究者往往采用的是平面分析模型,只考虑
由于建筑功能及造型的需要,传统的结构形式受到挑战,需要整体刚度大、适应性强的空间结构新形式。近年来新出现的高层斜交网格结构形式具有规则的几何变化规律,可以获得特殊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