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域辽阔,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较高、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基于天津市降水特征及现有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对天津市产生暴雨内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天津市城市暴雨内涝仿真模型,以"20120726"特大暴雨为例,对天津市积水情况进行模拟,提出制定天津市暴雨积水灾害分级应急响应对策及建立积水路况-导航服务系统,来进一步完善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暴雨内涝预测管理模型及国内外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总结了内涝灾害的主要研究方法。(2)通过对天津市中心城区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势与地貌、气候与水系)、经济地理特征(包括交通地理特征和土地利用规划特征)的分析,运用美国SCS模型和同济大学采用的解析法编制而成的天津市常用暴雨强度计算公式,根据天津市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情况以及降雨前期土壤的含水量计算地表径流情况,以及不同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分析得出天津市降水特征以及天津市暴雨内涝产生原因(3)运用城市暴雨内涝仿真模型,对不同时段的城市积水情况进行估算。将模拟结果与实测值进行验证,吻合度较高。基于GIS和天津市暴雨内涝仿真模型的研究表明,城市暴雨内涝仿真模型可以作为天津市区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的一个参考依据,对于量化评估市区暴雨内涝灾害的程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4)提出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对策:暴雨内涝灾害分级预警应急响应,把积水等级加入暴雨内涝灾害分级预警应急响应;建立积水路况-导航服务系统;构建完善的信息传播体系;进一步改进城市排水系统;防治地面沉降;注重城市布局规划;提倡城市生态建设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暴雨内涝灾害非天津市带来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