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ur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印迹聚合物已在分子层析、酶模拟、抗体/受体结合模拟、生物传感器、临床药物分析、膜分离技术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Cu2+为印迹离子,以MAA为功能单体,TRIM为聚合物母体,以SDBS为分散剂,利用反相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了Cu2+印迹聚合物微球。并对影响微球形态的工艺条件,如外水相中分散剂的种类、用量、功能单体的用量、内水相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外水相的整体组成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制备的聚合物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同时对不同工艺条件制备的聚合物对Cu2+、Ni2+的吸附选择行为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反相乳液-悬浮聚合法可得到分散的聚合物微球,Cu2+印迹聚合物微球对Cu2+和Ni2+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其分离系数达到1.5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反相乳液悬浮聚合法,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功能单体,制备了Cu2+和Ni2+印迹聚合物微球。对不同用量AMPS制备的聚合物形态及其吸附选择性能进行详细地研究。实验表明,随着功能单体含量的增加,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和溶胀率都随之增大。与未印迹聚合物微球相比,印迹聚合物对印迹离子的吸附量明显增加,随着功能单体与印迹离子摩尔比的增大,印迹聚合物对印迹离子的相对吸附量也增加,相对分离因子(先增加后降低,在6:1时达到最大值1.70。此外,还采用反相乳液悬浮聚合法,改变外水相的组成,以PVA分散剂,制备了Cu2+印迹聚合物微球,并对所得聚合物的吸附选择性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以Ni2+为印迹离子,以TRIM为聚合物母体,MAA为功能单体,甲苯为致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Ni2+印迹聚合物微球。考察了分散剂的用量、功能单体的含量、引发剂的加入方式、油相与水相的比例、甲苯的含量等对微球形态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所得聚合物对印迹离子与竞争离子的选择性。在Ni2+和Cu2+、Ni2+和Zn2+的混合溶液中的吸附表明,Ni2+印迹聚合物对Ni2+选择性均高于未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印迹聚合物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53和1.89,相对分离因子(分别为1.56和1.82。
其他文献
近年来,碳纳米管(CNTs)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和机械特性而在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中备受瞩目。对于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而言,碳纳米管的有序组装和定向操控是碳纳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耐腐蚀性、无毒性,还具有可重复加工使用的特点,有利于环保,因而倍受人们的重视。热塑性聚酰亚胺(PI)具有突出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抗冲击、抗辐
本论文主要探索在低温或室温的条件下合成氮化硼、磷化硼、氮化磷、过渡金属硼化物、金属氮化物和磷化物无机纳米材料的方法,并对所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鉴定和表征。主要内容
在充满生机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对材料的尺寸
为了探索槟榔的优良加工工艺,研究采用不同水煮时间(10、20、30 min)和水煮温度(80、90、100℃)预处理工艺后槟榔的干燥特性和干燥后长径比变化情况;并研究不同干燥温度(50、
介绍了石油化工储运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C.M.Arcbetri能源系统变迁理论提出,在21世纪初期,石油化工储运业的发展必须与能源发展、利用趋势相适应;随着诸项关键技术的突破
黔东南苗族侗族人民很早就有自己传统的种植水稻用水管理规则和"灌溉法",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饮用水和木材水运等方面的习惯法规则,这些规则在维护人们的健
以法律一直致力追寻的秩序与正义双重价值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国际私法中对秩序与正义的寻求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从国际私法的发展进程来看,国际私法对秩序的追求所体现的是对传
针对某无人机进行了飞机运动方程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建立了飞机六自由度非线性飞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在MATLAB软件环境下建立了数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线性化处理。以无人机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的p型掺杂是目前半导体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光电性能良好的p型TCO薄膜的缺乏是透明电子器件难以制备的主要问题。SnO2薄膜是最早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