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液膜膜相溶质积累及传质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pp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膜过程将萃取和反萃两个独立的单元操作,通过膜渗透耦合到一个步骤中同时进行,与溶剂萃取相比,膜相中载体不会被物料所饱和,但膜相溶质浓度究竟低于同等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浓度至何种程度,尚未见报道。而且,膜相溶质在传质过程初始阶段的积累,与传质速率和稳态通量密切相关,进而对整个传质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液膜过程膜相溶质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传质的影响,对深入理解液膜传质机理、完善液膜传质理论具有一定指导性意义。本文选取苯酚(PhOH)磷酸三丁酯(TBP)/正庚烷-NaOH体系进行大块液膜(BLM)传质研究。通过溶剂萃取平衡实验,回归计算得到TBP萃取苯酚、NaOH反萃苯酚-TBP络合物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由此计算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分配系数。通过扩散传质模型计算了液膜传质中各项分传质系数,由此分析了传质过程中阻力分配情况。并通过类萃取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有机相负载苯酚浓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BLM实验中反萃相循环,料液侧单程和循环操作,由有机相中溶质积累、浓度变化的角度,研究了化学反应、水力学条件、膜相用量、传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扩散模型与无量纲传质关联式,考察了膜相水力学条件对边界层分传质系数的影响,由此定量化了膜相搅拌强度对膜相溶质积累与BLM传质的影响。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及扩散传质模型,结合不同膜相用量的实验结果,说明膜相平衡溶质浓度Cm,eq与液膜相用量Vm无关,与萃取侧传质速率const成正比,与反萃侧表观速率常数Ks成反比;液膜过程到达稳态的时间teq随Vm的减少与传质面积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过程更趋近于平衡。当载体浓度较大时,稳态时间与料液浓度及水力学条件均无关。此结论可外推到其他不同构型的液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意义。
其他文献
许浑是晚唐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其诗歌格律工稳、偶对精切;工于闲适;善于怀古。宋初“晚唐体”的代表诗人林逋在诗歌意境、创作技巧等方面对许浑诗歌皆有接受与超越。林逋对许浑
为了探寻我国工业空间布局的历史演进和布局特征,本文以我国“五年计划”建设模式为线索,从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布局总体情况、行业布局情况等角度入手,进行了工业空间布局
我们小组近年来发展的双氧水氧化降解甾体皂甙元的方法,除了可以将甾体皂甙元降解为多种甾体分子外,还可以回收含手性甲基片段。我们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手性合成子,并应用于合成多
本文从讨论小组活动的理论依据--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探讨了小组合作活动应用于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结构、优点及实施合作小组活动的措施.
点到点运动(PTP)具有计算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其在工业机器人的插补运动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如果运动路径上存在障碍物,传统的PTP运动需要机器人多次执行PTP功能从而避开障
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教学实践,应用启发性教学,探索出适合该课程的教与学的方法:善于设置问题去启发学生;师生互换,让学生上讲台讲。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提高教学效果。
为满足脉冲功率技术所需高电压幅值、高重复频率脉冲源的要求,研究了一种新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串联技术,它用5个IGBT进行串联,并将控制、驱动、均压、缓冲电路和IGBT组成
针对已有的滑翔鱼雷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型的高空远程滑翔鱼雷。这种滑翔鱼雷通过加装在鱼雷腹部的助推火箭进行低空突防,以实现远距离打击敌方潜艇的目的。分析高空远程滑翔鱼
方法:在甘薯块茎膨大期自然干旱条件下,测定甘薯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比较不同品种甘薯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丙二醛含
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坚持和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生产。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的含义,进而提出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