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苦卤水体系,选用ASPEN PLUS软件中的ELECNRTL模型,并运用K+,Na+,Mg2+//Cl-,SO42-与水的五元交互体系相图,分析得到了其析盐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级常规蒸发工艺以及降温结晶分别得到MgSO4·H2O以及MgCl2·6H2O产品。在常规蒸发浓缩工艺基础上,把热集成技术、多效蒸发、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技术、热力蒸汽再压缩热泵技术以及热力蒸汽再压缩热泵耦合机械蒸汽再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苦卤水体系,选用ASPEN PLUS软件中的ELECNRTL模型,并运用K+,Na+,Mg2+//Cl-,SO42-与水的五元交互体系相图,分析得到了其析盐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级常规蒸发工艺以及降温结晶分别得到MgSO4·H2O以及MgCl2·6H2O产品。在常规蒸发浓缩工艺基础上,把热集成技术、多效蒸发、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技术、热力蒸汽再压缩热泵技术以及热力蒸汽再压缩热泵耦合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等节能技术应用于苦卤水体系的处理。通过模拟与优化,得到了各种蒸发工艺的能耗、年总费用以及相应的热力学效率,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苦卤水体系的析盐规律为:高温状态下,蒸发浓缩后首先析出MgSO4·H 2O,冷却之后再析出NaCl。母液继续蒸发浓缩后,部分KCl以杂质形式析出,此时溶液中MgCl2·6H2O达到饱和。该饱和液体冷却结晶获得杂质较少的MgCl2·6H2O。结晶析出的目标产品MgSO 4·H2O和MgCl2·6H2O,其纯度分别为0.999和0.947,达到产品技术指标。(2)通过对常规蒸发浓缩工艺的模拟,得到处理每吨苦卤水的能耗约为524.1kW。对于45 t/h处理能力的常规蒸发浓缩装置,其年总费用约为6900.27万元,消耗标煤20859.6 t/年。对常规蒸发工艺进行热集成优化后,减少能耗约15.0%,节省年总费用约15.3%,消耗标煤17716.2 t/年。(3)在热集成优化后的常规蒸发浓缩工艺基础上,对每一级蒸发系统均采用多效蒸发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双效蒸发浓缩工艺消耗标煤12387.6 t/年,较热集成优化后的常规蒸发浓缩工艺能耗降低30.1%,年总费用节省30.0%。而三效蒸发浓缩工艺比双效工艺更具经济优势,消耗标煤8242 t/年,能耗降低33.5%,年总费用节省31.0%。且多效蒸发浓缩工艺其热力学效率均有所提高。(4)双效蒸发浓缩工艺中2效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由于其品位过低,无法充分得到利用,从而造成了该部分蒸汽潜热的损失。把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技术和热力蒸汽再压缩热泵技术应用于蒸发浓缩工艺中。研究结果表明,单效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蒸发浓缩工艺较双效蒸发浓缩工艺能耗降低60.5%;而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双效蒸发浓缩工艺较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单效蒸发浓缩工艺更为节能,能耗降低18.1%;热力蒸汽再压缩热泵双效蒸发浓缩工艺较常规双效蒸发浓缩工艺能耗降低了61.5%。而热力蒸汽再压缩热泵耦合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双效蒸发浓缩工艺较热力蒸汽再压缩热泵双效蒸发浓缩工艺能耗降低25.8%。(5)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双效蒸发浓缩工艺与热力蒸汽再压缩热泵耦合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双效蒸发浓缩工艺能耗接近。相比于双效蒸发浓缩工艺,能耗均可降低71.4%左右;且以上两种工艺的年总费用也较为接近,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双效蒸发浓缩工艺的年总费用要比耦合工艺节省5%左右,同时热力学效率也较耦合工艺高。
其他文献
人体行为识别是机器视觉多模态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方向,其融合嵌入式开发、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多门学科,在诸如人机交互、异常行为检测、医疗监控、医疗康复和视频检索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行为识别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获取高质量的行为数据以及如何动态建模动作序列。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类:1)遮挡和光照条件;2)拍摄视角差异;3)尺度的变化。近年来,Kinect从深度数据中确定人体各个关
近年来出现了一类具有奇特性质的新型人工复合材料,即超构材料或者超材料。它们能够表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有的一些奇特性质,比如负折射、电磁隐身和电磁波的完美吸收等。基于超构材料的光吸收器作为超构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极大地促进了材料与电磁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在太阳能电池、等离子体传感器、分子探测器、选择性热辐射器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本论文以几种新型二维材料为对象,在光波吸收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海底底质分类是海洋探测的重要环节,是海洋产业开发、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先决条件。相比于早期机械钻取的方法,通过声呐图像来进行海底底质分类更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且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应用前景。当前,基于声呐图像的海底底质分类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手段,这类方法需要手动提取特征,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且运算复杂、分类精度有待提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手语识别的研究对改善聋哑人与正常人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手语识别具有多种数据采集形式,其中基于多传感器的手语识别方式因较数据手套穿戴方便、较视频识别背景干扰小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因其能反映手指屈伸等细微动作,采集方便等特点,常被用于手语识别研究;加速度信号因其能反映手臂挥动信息,同样成为近些年手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物理、多尺度、多学科属性,具有实时同步、忠实映射、高保真度特性,能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的技术手段。文章给出数字孪生卫星的定义,从卫星物理实体(R-Sat)、卫星孪生体(DT-Sat)、孪生数据(DT-Data)、服务系统(DT-App)以及连接五个维度对数字孪生五维模型进行拓展,并提出了数字孪生卫星五维数据(实时数据、纵向数据、横向数据、仿真数据、融合数据)的概念
忆阻是一种含有内部状态变量的特殊非线性元件,在混沌振荡电路设计中应用广泛。本文利用具有不同非线性特征的忆阻,构建了一类振荡电路或系统,进行了特殊动力学行为的现象揭示、机理分析与实验验证。首先,采用忆阻二极管桥模拟器替换经典Sallen–Key滤波电路中的线性电阻元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忆阻振荡电路。通过改变Sallen–Key低通滤波器的负反馈系数,发现了该忆阻振荡电路中的两类振荡行为。应用快慢分析
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简称EIT)是一种发生在原子系统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它会导致共振吸收频率下的光吸收效率降低,甚至会出现完全透明。然而,传统量子EIT的实现条件非常苛刻,对实际应用存在着较大的制约。等离子体诱导透明(plasmon-induced transparency,PIT),一种类似原子系统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EI
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磨损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而在微铣削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刀具磨损的现象更是被广泛地受到关注和研究。另一方面,智能自动化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受其影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保证现代机床生产加工的质量和效率,研究开发更为先进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技术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以识别微铣刀磨损状态为研究对象,全文主要研究如下:首先综述微铣削磨损的基本
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体积小、机动性高、稳定性优良、拓展性能强的无人飞行器,应用范围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人机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控制算法优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无人机逐渐朝着多功能、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四旋翼无人机姿态解算精度受惯导元件精度影响。陀螺仪测量的角速度存在漂移误差,对角速度的积分运算将进一步产生累积误差;由于机体高频振荡,加速度计测量值混有高频噪声,又由于机体变速运动,加速度计测量值混有
铜锌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是制造微小精密仪器的重要材料。由于微精仪器的零件尺寸较小,吸附效应与界面效应成为影响微机械零件摩擦学性能的主导因素,这对机械零件耐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深入了解纳米尺度下铜锌合金摩擦和润滑行为,对优化微/纳器件的设计与制造,提高微/纳器件的可靠性与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从分子与原子尺度分析铜锌合金与正十六烷烃润滑膜间的摩擦和润滑行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