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工合成目的肽DSIP并分析纯化,研究其促眠活性,并进一步研究经鼻腔给药的促眠作用,同时探索毒副作用,从而为治疗失眠症提供一种人工合成因而不受来源限制、质量易于控制,在失眠症的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给药方便并免除不良副作用,可迅速推广应用的高效外源性促眠药物。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已知结构的天然存在睡眠肽进行分析,选择其α同分异构体并采用全化学合成的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DSIP,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法进行纯化分析及鉴定,确定合成的多肽即为设计需要的目的肽并分析其纯度。进行分组动物实验研究目的肽的促眠效果:用大鼠初步判定此人工合成的目的肽DSIP是否具有促眠作用;确认其效用后第一步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判定目的肽经静脉给药是否如文献报道的有诱导新西兰大耳白兔睡眠的作用;第二步研究鼻腔给药并比较不同剂量DSIP的促眠效果,初步探索出目的肽鼻腔给药的适宜剂量。最后通过病理学实验检测人工合成的睡眠肽DSIP在大中剂量中长期给药后对脑组织是否有毒性。结果:1.成功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睡眠肽DSIP,经高效液相法纯化后达到所需要的95%以上纯度,质谱法与HPLC法确认合成的是目的肽;2.安装新西兰大耳白兔脑电极后兔子仍然存活状况良好,给药前后均成功引导出新西兰大耳白兔的脑电图,记录数据得到有效分析;3.分析脑电图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后,鼻腔给药组、静脉给药组新西兰大耳白兔均与生理盐水组新西兰大耳白兔总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且给药组慢波睡眠时间长、总睡眠时间长;4.分析脑电图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后,鼻腔给药15nmol/kg组与30nmol/kg组及45nmol/kg组新西兰大耳白兔总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鼻腔给药30nmol/kg组、及45nmol/kg组新西兰大耳白兔与静注剂量30nmol/kg组新西兰大耳白兔总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5.中长期大中剂量DSIP静脉给药后光镜下对照组和给药组的脑组织切片经HE染色经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异。结论:1.人工合成的睡眠肽DSIP通过鼻腔给药有促眠作用;2.人工合成的睡眠肽DSIP通过鼻腔给药可得到静注相近的促眠作用,初步认为30nmol/kg为新西兰大耳白兔鼻腔给药适宜剂量;3.人工合成的睡眠肽DSIP中长期大中剂量给药对脑组织细胞无明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