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11日起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实行全面开放,对国内银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外资银行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不可避免的给国内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带来一定的压力,这几年,通过股份制改革、剥离不良资产、股权分制改革、高管持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和A股上市等手段就是为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其中历史遗留下来的巨大不良资产问题是银行改革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不仅会影响银行本身的发展,还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各国对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讨论了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和化解存量的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对不良贷款问题研究的概况,发现从微观层面对银行不良贷款率水平的研究比较少,主要从帐面的绝对值和百分比来简单的加以概括,没有根据银行自身的特点来评估银行不良贷款率水平,风险调整的收益却可以弥补相关方面的缺陷,银行不良贷款率是风险控制和业绩考评的一项内容,既然经风险调整的收益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那么就可以考虑将银行不良贷款率和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结合起来,试图通过对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的研究来达到对银行不良贷款率水平高低的分析。
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风险是其基本属性,传统采用的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没有将贷款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考虑进去,风险调整的收益对传统做法进行了纠正,将风险、预期损失和收益联系起来,衡量扣除风险后的收益大小,基于风险——收益均衡的原理建立起来的RAROC工具逐渐达到人们的重视和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被国外银行业广泛推崇的工具。论文采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RAROC对中国银行2008年的业绩分析不良贷款率高低,论文通过计算和比较分析,发现RAROC对银行不良贷款率水平的高低进行评定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压力可以通过加大非利息收入、降低经营成本等措施得到缓解,最后,论文对RAROC在国内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