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线跟踪(Ray Tracing,RT)信道模型是一种基于几何光学(Geometric Optics,GO)理论和均匀绕射(GeometricTheoryofDiffraction,GTD)理论的确定性信道模型,将从发射机到达接收机的电磁波近似为光学射线,从时延、复数幅度、角度等参数维度,对无线信道中的多径分量进行准确表征。射线跟踪信道模型可以突破通信场景、频率、带宽等测试因素的限制,降低毫米波信道测量的高额成本,并解决标准信道模型中信道参数不完备等问题,是研究5G以及未来B5G毫米波信道特性的重要方法。因此,保证仿真输出结果的可靠性是射线跟踪信道模型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前提。本文依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射线跟踪信道仿真器,探究影响射线跟踪信道模型输出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从场景几何、传播机制和材料电磁参数三个方面,以减小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间的偏差为目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毫米波信道测量数据的射线跟踪仿真器校正方案,并结合室内和室外两组毫米波信道测量数据对校正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采用峰值搜索和空间交替广义期望最大化(SpaceAlternatingGeneralized Estimation Maximization,SAGE)算法,分别对室内和室外毫米波信道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多径参数信息,将对仿真器的校正精度细化到多径层面;(2)在场景模型和传播机制校正中,提出仿真多径与实测多径的匹配原则,确定实测多径可能的空间来源,进一步提出相交面的几何调整方案,对场景中产生多径的物体的几何位置进行校正,实现仿真与实测多径在时延上的匹配;(3)提出了树木建模方法的新思路,将树叶的影响建模为散落分布的小正(长)方形,产生来自多个方向的反散射径,提升室外场景模型的精准度;(4)在材料参数校正中,对贪婪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两种启发式优化算法进行改进,设计可用于材料电磁参数校正的目标函数,控制参数以及停止准则,实现对多个材料的电磁参数在合理取值范围内的联合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