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女性电影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富有争议性的一种哲学思想,虽然人们对它的理解莫衷一是,但它对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起初,后现代主义风行的范围主要是在文学界、艺术界、文艺理论界,但是影响却很大。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进一步渗透到大众传媒和日常文艺消费。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电影,无疑也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成为其审视和研究的焦点。21世纪是一个女性备受关注的“她世纪”。女性的社会地位、生活状态、人身权利、社会形象越来越成为社会所探究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无论是国际影坛还是中国国内影坛,都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以女性生存状态为表现主题并带有明确女性意识的女性电影蓬勃兴起,本论文旨在探究当代中国女性电影受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在创作主体、题材内容、叙事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变化,从文化的宏观视角去进一步探究当代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希望电影作为一个文化产品,能够帮助女性树立独立、自主、平等的自我意识,成为与男性一样的主体而存在,从而达到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世界的目的。论文的导言部分,通过对女性电影发展的介绍,针对女性电影的概念,将女性电影范围缩小到狭义女性电影,即由女性导演执导的,以女性话题为创作视角的并且带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电影,同时简单回顾了当代中国女性电影的发展历程,在充分肯定女性电影在凸显女性主体性的同时,也指出女性电影在转型时期面临商品化等压力下的曲折发展。论文的第一章,重点突出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女性电影的影响,女性电影开始超越两性狭隘地对立,拓展了女性电影对象,丰富了女性电影内容;重拾女性经验,重视具有主体性的银幕女性形象的塑造,在构建女性主体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作为个体存在的普通女性,深入到她们具有普遍性的精神世界,把现实的问题归结为观念的问题,从而提升出超越两性对立的人生价值观。论文的第二章,中国女性导演认识到要在电影创作中凸显女性的主体意识,塑造有主体性的银幕女性形象,就必须自觉运用属于女性电影自己的叙事模式和电影语言。话语就是权力的象征。在女性主体意识萌发之后,女性语言成为女性意识表达的外在工具。论文的第三章,对当代中国女性电影文本个案的具体解读,通过对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张艾嘉的《20、30、40》两部电影的解读,以这两部影片为文本,探究当代中国女性电影受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下女性主体意识的逐步确立,阐明后现代主义是以解构和颠覆现代主义的核心价值为目的,受其影响的女性电影也以解构和颠覆男权中心的社会话语和意识形态结构为目的,旨在寻求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世界的可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中国女性电影的未来进行展望,女性电影不仅要积极主动地表达女性主体意识,还应该超越性别的界限,努力创造具有普遍性的人生价值观,才是女性电影发展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严冬天气寒冷,不单胃口长了,火气也大了。吃点油腻或辛辣食物,痘痘、口腔溃疡、便秘、肌肉酸痛一个接一个地来。不少有经验的人会说:这是上火了。中医专家却指出:这是“肾火没有归元,上浮便成虚火之证”,归根结底是进补不当造成的。  进补不当虚火易上浮  大家认为冬天阳气不足,所以急着进补,温燥的食物就吃得比较多。但有人进补之后,营养精气没有收藏于肾元,反倒到处乱跑,上浮到其他器官即会产生虚火。为什么进补的
期刊
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孙犁小说。包括孙犁的抗日小说、土改小说和《芸斋小说》。由于孙犁小说分别对应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故采用“时空转换”视角
前些天,关于女性喝红糖水到底有无益处的文章铺天盖地,很多“讲科学”的人士发文称:喝红糖水并不补血,因为其含铁量并不高,所以,女性喝红糖水是毫无科学道理的。  这样的说法,其实我都没有兴趣去写文章驳斥,但是想到确实有很多人会被这种文章误导,所以就写几句吧。  糖本身是种好东西  一些“讲科学”的人士称,其实红糖水就是糖水,里面就是糖,没有什么神奇的功效。  首先,我们来单说说糖,糖这东西本身对人就是
期刊
一谈到六味地黄丸,通常大家会认为它的功能就是滋阴补肾,“肾虚”了就吃一点。然而,六味地黄丸并非万能的补肾药,其主要是治肾阴虚,对于肾阳虚没有效果,若肾阳虚者服用,反而有害健康。  吃六味地黄丸吃出阳痿  43岁的沈先生是一家企业的领导,他总觉得过度劳累,冬天时特别怕冷,每天晚上会起来小便几次,为此,他认为自己可能“肾虚”了,于是从5年前就开始买六味地黄丸吃。但这六味地黄丸吃着吃着,沈先生发现更大的
期刊
最近天气多变,温差大,儿童体质较弱,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头疼脑热、感冒咳嗽的情况,不少有经验的家长会在家里准备些小儿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使用小儿常用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平时如何管理这些药?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袁斌为您一一解答。  家中常备三类药品  “小儿最常见的是两类疾病,一类是呼吸系统疾病,即感冒发烧、咳嗽、肺炎等;一类是脾胃系统疾病,如腹泻、厌食、消化不良。”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袁斌
期刊
在感觉不适的时候,可以深吸一口氣,将双手张开,手心朝外,用手掌内侧肌肉突起的地方夹住鼻子的两侧鼻翼,然后突然放开双手,鼻子向外喷气,每天反复操作十余次。轻微的伤风感冒和鼻塞通过这种做法马上就可以缓解。
期刊
《奇葩说》作为中国首档网络辩论型谈话节目,自2014年开播至今已经推出四季,每一季都拥有超高点击量和广泛影响力,成为网络节目中的佼佼者。中国目前还没有像《奇葩说》这样
人们都知道酒后驾车很危险,而开车服用某些药物同样会影响司机的驾驶安全。许多常用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头晕、嗜睡、视物模糊等症状,对驾驶极为不利。因此,司机驾车前通常不宜服用以下药物。  镇咳药 如苯丙哌林、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引起嗜睡。  抗感冒类药物 如氯芬黄敏片、美扑伪麻片、氨咖黄敏胶囊等,服用这些药物容易使人困倦,精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钝。  降壓药和胰岛素 服用或注射后可能会产生头痛、头重、眩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