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合并瓣膜性心脏病房颤的效果,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可能因素,指导临床选择房颤消融手术获益最大的病例。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邵逸夫医院心胸外科行房颤射频消融+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4例,非风湿性瓣膜病16例,手术由同一主刀医生完成,术中消融路线相同,左心耳结扎,左房明显增大者行左房减容手术。术后常规口服可达龙6月,随访患者半年,复查心电图了解心律转归情况。心电图显示非窦性心律即定义为转律失败。根据术后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分为A组(恢复窦性心律)及B组(房颤或房扑),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心房直径,心功能NYHA分级,手术过程中CPB时间、ACC时间等资料的差别。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出血,无脑梗,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需安装永久起搏器。14例出现房颤复发或未转复,36例恢复窦性心律,手术成功率为72%。随访6个月,期间无患者死亡,术后心功能均有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两组患者在左房内径,瓣膜病类型及房颤病程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年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视下心脏射频消融是瓣膜置换手术中同期治疗房颤最有效方法,其成功率较高,无严重并发症,本组房颤消除率达72%。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颤发生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前者消融成功率明显高于后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尤以病程较长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转复率较低。目前房颤的治疗仍有局限性,需进一步研究房颤发生机制,实现房颤的分类及多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