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的、持久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学习者往往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对错之别。学习风格并不反应智力水平和个人价值。 随着研究重点由教学法转向学习过程和学习者,作为与个体相关的变量之一的学习风格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此领域的研究关注以下问题:学习风格类型,形成学习风格的相关因素,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关联,学习风格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本文以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和加德纳的七智说为框架,旨在比较和分析中国大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感和模式的异同,男女大学生的学习感知模式的异同。结果表明,大学生和教师都喜欢听觉学习模式、动手学习模式和独自学习模式。教师更加喜欢听觉学习模式,而他们往往以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教学。这意味着教师以听觉模式教授大部分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那些擅长以其它感知模式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成绩会受到严重影响。该研究提出学习者和教师不应坚持一种学习感知模式。而应扩展自己的学习感知模式以适应不同的教与学的环境。其次,男性与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有不同的学习感知模式。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本文用社会化和性别形成的四种观点来解释男女大学生感知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未来的社会需要兼具男性女性特质的人。因此,男女学生应努力使学习感知模式更加多样化和平衡,以淡化两性间的社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