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航天发动机也逐渐更新换代。目前超燃冲压发动机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发动机壁面进行热防护。本文以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再生式冷却技术为背景,基于多孔烧结管对于沸腾传热的强化作用,研究不同烧结颗粒粒径和不同悬浊液液固配比烧结管在超临界压力下对航空三号煤油的流动传热的影响。这对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再生式冷却方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烧结粒径和三种不同液固配比的烧结管和光管在相同实验工况下的局部换热系数、相同轴向位置处的管内壁温度以及相同质量流量下,各自引起的流体压降的大小,来研究烧结管对超临界流体的强化传热作用以及对流体流动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1) 在超临界压力下,相较于光管,烧结管对煤油具有明显地强化传热的作用;烧结颗粒粒径对超临界航空煤油的换热影响不是单调的,对于悬浊液液固配比为0.4的烧结管,烧结颗粒粒径为200目的颗粒传热效果好于粒径为150目和250目的颗粒(2) 随着悬浊液液固配比浓度,超临界航空煤油的传热系数呈现上升趋势,内壁温度逐渐下降,对于烧结粒径为250目的烧结管,悬浊液液固配比为0.5的烧结管传热效果明显好于配比为0.3和0.4的烧结管。(3) 烧结管的压降要大于光管,且随着粒径的增大,超临界航空煤油的压降单调上升,但悬浊液液固配比对于压降的影响却不是单调的,压降在悬浊液液固配比为0.4时最小。对比实验压力,烧结管的压降很小,只有10-3数量级,可以忽略。(4) 通过CFD,我们分析了航空煤油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1)在初始加热阶段,对流换热系数迅速增长;(2)当壁面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传热出现恶化;(3)当温度继续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再次继续增长。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了航空煤油的传热系数是如何被温度、压力、热流密度、质量流速等影响的,并得出一系列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