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就业的脱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的现象一直存在,而农村群体的非农就业行为对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却频发农民群体的返乡潮,究其原因是在城市中高收入的背景下生活的高成本,就业的高压力,身体的高负担等造成身心的多重压力。与此同时,伴随着非农就业现象的是大量农村耕地的闲置与留守现象的叠发,在当前非农就业的屡遇困境、农业就业成本不断降低、农业多样化经营蓬勃兴起的背景下,研究非农就业对于脱贫的影响对于打赢2020年脱贫攻坚战、探究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2014——2018年(2年制)CFPS数据,综合分析非农就业对于全国各地区农村群体的影响情况,同时衡量农村劳动力在选择非农就业行为的过程中,性别、学历、家庭规模、区域等多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通过构建PSM模型与probit、logit模型,进一步细分为非农就业与农业就业职业类型,辅以“农户是否有族谱或家谱”这一工具变量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2014——2018年,非农就业对于农村居民脱贫发挥显著正效应,非农就业劳动力相较于未非农就业劳动力脱离贫困的概率高9.50%,每增加一个人从事非农就业,其脱贫概率增加12.7%。这一影响程度虽然在进行2018年子样本分析时有所下降但依旧十分显著,未非农就业劳动力群体较非农就业劳动力群体发生贫困的概率高6.76%,而当增加一个人选择从事非农就业,其脱贫概率增加0.0941。
  (2)相较于农业群体,非农就业群体依旧保持显著的脱贫效应,在充分考虑农户职业对于脱贫效应的影响之后分析得出,非农就业群体较农业就业群体发生贫困的概率低7.18%,非农就业对贫困的影响系数在引入“农户是否有族谱或家谱”工具变量之后提高到2.213,并且依旧保持0.0711的边际效应。
  (3)非农就业行为的选择使得众多的农民劳动力群体增加了收入,在抛开自我选择偏差后,非农就业从业人员的收入较未非农就业群体高45.72%,这充分肯定了非农就业的增收效应。
  (4)在影响农村劳动力选择非农就业的因素中,年龄偏低的、已婚的健康群体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非农就业中,而受教育程度更高、东部地区的农村群体参与非农就业的阻碍更少、难度更低,因而这部分群体非农就业的参与性也就越高,与此相反,家庭规模越大、孩子数目越多的家庭参与非农就业所面临的阻碍就越多,受到限制的因素越多,因而这部分群体的非农就业参与度较低。
  这督促我们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助力贫困群体的内生性脱贫。
其他文献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三十多年里,中国的医疗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一直面临各种各样的弊病,如“看病难、看病贵”等。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水平,更有助于解决医疗方面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本文阐述了“放管服”(即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医疗体制改革等概念和相关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实际访谈
地铁已成为中大型城市的标配,这主要是因为地铁不仅能够缓解交通压力、节约土地,同时还具有运行噪音小、运量大、不易发生交通事故等优点,也是大众出行优先考虑的交通工具。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具备了建设地铁的条件和规模。作为首都,北京地铁的全面开通,加快了城市运转的速度,提升了城市建设的效率。虽然地铁有很多优点,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当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可能会造成较大人员
学位
由于现行法制不健全和经营者的诚信缺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行政监管体制混乱无序以及消费环境不健康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预付式消费主要存在金融信贷捆绑新模式、预付卡合同缺乏实质性保障、消费者个人信息容易泄露、消费使用期受限、存在变相强制消费风险、经营者缺乏诚信、退卡困难以及消费者维权困难等多方面的风险,导致中国预付式消费领域侵权事件多有发生,且群体性侵权案件频发,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对中
随着中国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拥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各自功能,作为中国继续教育体系中重要部分的非学历教育,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性人才,满足了很多无法接受学历教育的群体的广泛学习要求。面对广泛需求,各类职业技能、素养方面的培训机构
学位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下,对于党和政府的要求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加强,党校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更需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但是,由于工作内容多、要求高、负担重等原因,党校基层管理人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职业倦怠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中国党校基层管理人员管理中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基层管理人员普遍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成就感
学位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中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步入正轨,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十九大报告》和国民经济的“十三五”规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站位出发,提出了这一时期加强应急管理各项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标志着中国应急管理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然而,虽然很多城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但是面对突然发生的爆炸、火灾等具有毁灭性伤害的突发事件,很多城市显得束手无策,反应迟缓。灾难面前
学位
非营利组织起源于上世纪后半期,从公共管理范围上的意义来讲,不属于“第一部门”(政府)以及“第二部门”(企业),在公共管理学术界中被称为“第三部门”,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依靠政府资助、企业捐助等非营利性的收益,致力于政府和企业无能为力或不常做的各类社会公共服务。因此,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通过跨部门合作来共同解决诸如经济、商业、医疗、贫穷、建设和环保等问题。不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学位
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传播技术,深刻改变着传统媒体的格局和信息生产传播方式,改变传统舆论形成和演变规律,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去中心化倾向,政府不再是唯一的舆论引导者和主导方,公众、社会组织、行业团体等等作为新兴主体,参与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议程设置、信息传递、情感表达和利益诉求全过程,给舆论引导和应急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
学位
近些年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梯越来越成为大家便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时,中国注册使用的电梯数量总体上已经超过了560万台,同时,正在保持着年均超过2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另外,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15年的老旧电梯已经迈进了快速的发展阶段。老旧电梯的安全监管问题逐渐发展成了现今使用电梯安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可以更好地保证老旧电梯可以做到安全地运作,满足大众不断提高的对美好生活
学位
这项研究旨在发现公共支出对马尔代夫共和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97年至2019年,定量数据分析设计将使用23年,以获取研究问题和假设所需的答案。  在总体水平上分析了可用于23年政府支出和马尔代夫GDP的二手数据之后,凯恩斯主义的公共支出理论与马尔代夫的情况相吻合。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各种政府支出将有助于减少市场失灵,减少失业,增加需求等。因此,这些因素将促进经济增长。研究表明,政府用于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