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啶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生命系统必须的分子结构单元。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转化、生物活性与代谢研究是有意义的。1,4-二氢吡啶(1,4-dihydropyridines,1,4-DHPs)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多具有生理活性,在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一方面,临床上不仅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局部缺血和动脉粥状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另一方面,在家禽、家畜及水产的养殖上二氢吡啶类衍生物具有抗氧化、调节机体内分泌、促进动物生长、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学功能。近些年,1,4.二氢吡啶类衍生物具有的高效钙拮抗剂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硝基地平(Nifedipine)、非洛地平(Felodipine)、伊拉地平(Isradipine),作为药物中间体,它们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菌和消炎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调节钙离子通道及降血压等作用,而且此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癌、杀菌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1,4-二氢吡啶衍生物由于其显著的生物活性与药理活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内外对1,4-二氢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十分活跃。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通常采用Hantzsch反应合成,但该方法反应时间长、产率低。近年来文献报道了许多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合成改良方法,但是这些改良各自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使用毒性较高的溶剂和昂贵的催化剂、分离提纯难度大、产率低等,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绿色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设计化学合成路线与生产工艺时就考虑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的使用与产生。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限制有机溶剂的使用或寻找新的、环境友好的替代品。这些经济的、替代溶剂和工艺是化学工业所关注的。常用的绿色反应介质有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水等,发展的另一方向是无溶剂反应。微波无溶剂反应因其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易操控等诸多优点,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化学的发展,成为当今反应的热点。本工作旨在进行N-取代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1.在微波照射、无溶剂、碘催化条件下,以芳醛、乙酰乙酸甲(乙)酯、对甲苯胺为原料,通过Hantzsch反应制备了38个化合物,其中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36个,副产物2个。2.在微波照射、无溶剂、碘催化条件下,以芳醛、乙酰乙酸乙酯、对氯苯胺为原料,通过Hantzsch反应制备了12个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3.共合成了50个化合物,其中31个新化合物,所有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均用氢谱(1H NMR)和红外光谱(IR)进行了表征,新化合物还用碳谱(13C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8个化合物得到了单晶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其单晶结构尚未见文献报道。本工作对Hantzsch反应的绿色合成化学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在微波照射下的N-取代的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无溶剂、碘催化高效合成,具有反应环境友好、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经济、无毒、无污染、省时高效等优点,丰富了Hantzsch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化学研究,为建立此类化合物库以及药物活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丰富了绿色合成化学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