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在中国能源供给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资源的枯竭,煤炭洁净技术的发展,使得煤炭对于石油的替代性大大增强,同时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决定了煤炭作为主导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产业运行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低,煤炭资源浪费,煤炭伴生品利用率底,煤炭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煤矿事故频发等。提高煤炭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煤炭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基于现代产业组织学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围绕以下三点进行分析:对我国煤炭产业市场绩效进行描述,剖析影响煤炭产业市场绩效的因素;提出改善煤炭产业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的政策建议。
1、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作为为描述框架,利用翔实的数据描述了我国煤炭产业组织现状。首先对我国煤炭市场集中度现状及变化做实证分析,然后对煤炭产业的进入、退出壁垒做了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不高,仍属于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另外,我们还对煤炭企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做了分析。市场行为上,着重分析煤炭定价机制演变。从资源配置效率、销售费用水平和安全绩效水平三个方面对市场绩效做了描述。
2、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销售净利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利用的时间序列分析,综合分析的结果认为:2003年以来煤炭产业的价格放开对产业的市场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由于国家仍对电煤价格进行了规制;集中度在较低水平基础上的上升仍给市场绩效带来显著的正影响,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一个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进入壁垒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
3、本文认为,改善煤炭产业市场绩效,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消除信息不对称;建立机制发挥各类型煤矿企业的作用,即让国有企业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让乡镇煤矿发挥调节供给的作用;在政府主导下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市场集中度,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并增加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