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只有不断地降低成本,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推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才能在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纷纷引进和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以期规范和再塑企业流程,管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升运营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西方企业通过ERP的实施应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ERP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却受到质疑。一些企业实施了ERP系统,最终却陷入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漩涡当中,而另一些企业却通过成功实施ERP,获取了信息技术的协同效应。到底实施ERP系统将对企业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以我国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以期提高业界对ERP系统的认识,希望对公司实施ERP系统及运作有所启发。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关于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以及研究ERP系统对财务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然后详细介绍了ERP的概念,蕴含的管理思想,具有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ERP系统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效益曲线,以及具体的影响。之后提出本文的3个假设,并以我国沪市122家实施了ERP系统的公司为样本,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两相关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ERP系统在实施初期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财务绩效提升的效果逐渐显著,财务绩效好于未实施ERP系统的公司。可见,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在ERP实施运用过程中并不存在。此外,本文进行的ERP系统对制造业公司和非制造业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差异分析表明,ERP系统对制造业公司和非制造业公司财务绩效提升的侧重点不同。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了企业实施运用ERP系统过程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