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经济正向着新常态转型,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提倡技术创新,进而淘汰落后粗犷的技术和产品。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研发活动。有效的研发活动推动企业蓬勃发展,也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近些年来,我国企业也纷纷意识到了研发活动的重要性并大力开展研发。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研发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由于研发投资存在研发周期长、投资金额巨大等特点,对于企业研发创新来说阻碍其快速健康发展的首要原因往往在于企业资金缺乏和融资艰难。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众多因素中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无疑处于重要地位。宏观的货币政策必然会体现在微观企业的投资行为上。在资源要素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下,我国不同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有必要从宏观货币政策,并结合金融发展来对我国企业研发投资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货币政策、金融发展与研发投资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梳理。分析其已有成果和不足之后提出了本文的两个主要假设:货币政策与企业R&D投资显著正相关,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能够削弱货币政策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能力。通过2009-2016年沪深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EXCEL和STATA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研究假设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和企业的研发投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较大,对大型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缓解货币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货币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能力较小;同时,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这种影响能力相对较大。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在中小型企业中更为明显。最后针对研究的结果,对如何促进我国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为研究货币政策的微观企业效应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经验证据。从企业层面出发,检验了货币政策对研发投资的影响效果。进一步从金融发展角度探讨,拓展了研发投资研究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