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机械滚压处理镍基合金结构演化和元素迁移与扩散行为的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材料在严重塑性变形下往往发生显著的晶粒细化,当晶粒细化至亚微米或纳米级别后,其强度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关系,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塑性变形技术,在金属材料中可诱导产生高密度缺陷和界面,并且对金属材料的晶粒细化作用产生显著影响。镍基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诸如航空航天发动机在内的众多重要领域,如何优化其结构进而提升其性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诸多镍基合金中均含有γ’析出相,在严重塑性变形过程中,γ’析出相和γ基体相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与结构演化产生相互联系,则为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另一个重点问题。本工作利用表面机械滚压处理(Surface Mechanical Rolling Treatment,SMRT)技术在低层错能高密度γ’析出相强化的镍基合金中通过8道次的处理得到梯度纳米结构,在样品的应力层中同时制备出纳米晶、孪晶和层错结构。借助于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能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等表征方法,揭示在形成梯度纳米结构的过程中该镍基合金的晶粒细化机制。同时参考元素的迁移与扩散概念,解释在这一过程中合金元素的再分布现象和机理。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SMRT 8道次处理后的镍基合金表层形成了约450μm的梯度变形结构,对材料变形参数拟合结果显示在SMRT加工过程中由表及里所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速率分布为梯度分布,应变速率最高达1.6×10~3 s–1。从心部到表面材料的微观结构大致可分为粗晶结构,层错轻微破坏γ’析出相结构,孪晶严重破坏γ’析出相结构,纳米晶结构,即SMRT处理后的材料最终所呈现的梯度结构源于在加工过程中应力和应变速率的梯度分布。(2)该镍基合金在低应变速率下即可产生层错,随着应变速率的增高,滑移面得以继续开动进而形成孪晶结构。且孪晶的形成为结构演化的关键步骤,最终不同方向上的孪晶彼此交割得到纳米晶结构,平均尺寸为~13 nm。(3)在层错形成区域γ’析出相与γ基体相之间的异质界面上产生缺陷移动,伴随着两相之间原子的相互迁移,造成宏观上两相所含元素量值的改变。在孪晶区域,对γ’析出相更多为直接“切削”作用,造成元素迁移与扩散程度有所下降。最终整个梯度结构材料在宏观上呈现出变形层内均有明显的元素迁移扩散,但随着深度的降低,各个元素的扩散能力减弱的现象。(4)应力诱导的元素迁移与扩散程度类似对合金升温处理,对应的等效扩散温度在1600 K以上,且合金内Co迁移扩散速率大于或接近Al和Ti元素,和热激活下这些元素的扩散速率大小顺序并不一致,从而证实两者的机制并不相同。(5)该镍基合金在SMRT处理过程中的结构演化机制制约了最终的元素迁移扩散程度,且元素的迁移与扩散仅发生在局部微小区域,在整个变形层内并未有元素平均含量的改变。
其他文献
采用传统熔化焊焊接铝合金时,焊缝容易出现气孔、裂纹等缺陷,并产生较大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搅拌摩擦焊是固相连接技术,能够克服铝合金熔焊时产生的典型缺陷,因此对7B52叠层铝合金的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接研究对其在军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开发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SSFSW)工具,成功获得12mm及21mm厚7B52叠层铝合金无缺陷SSFSW对接接头。通过分析接头形貌、组织及力学性能,来评
针对目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CMT电弧增材过程中存在的熔覆过程不稳定、氮损失、氮气孔等问题,本课题基于机器人CMT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四元保护气体对高氮钢增材过程影响,优化高氮钢CMT电弧增材保护气成分配比。首先,进行了CMT熔敷金属增材试验,通过高速摄像观察不同保护气下的熔滴过渡情况,发现高氮钢CMT熔滴过渡过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熔滴形成过程中发生爆炸飞溅。通过采集与之相对应的电弧形态与电信号参
随着中国核工业迅速发展,核废料的安全处置成为一项技术难题。目前,公认最安全可行的处置方法是对高水平放射性废物进行深埋处置。然而,大部分深埋地下空间具有洞室布置复杂、规模大和埋深深等特点,为保证洞室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安全性,一方面要对围岩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要合理分析不同条件下围岩的稳定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某高放核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巷道为研究对象,对岩体质量分级和围岩稳定性进
伴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出行效率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实时准确的交通流预测是城市交通控制的重要前提。将对区域的协调控制分解为对若干关键交通路线的协调控制,并且对城市路网中关键路线进行状态预测与模式分析,可以有效地简化交通控制算法,有助于城市交通管控人员提出适宜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案,从而提高城市路网的交通运行效率。论文围绕大数据
研究超大塑性变形制备的纳米结构材料的显微组织演变及合金元素偏聚和偏析行为对生产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的材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五种简单二元铝合金(Al-0.1 at%Si,Al-0.5 at%Si,Al-1.0 at%Si,Al-1.0 at%Mg,Al-1.0 at%Cu)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维氏硬度仪、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子背散射衍射(TKD)、透射电镜(TEM)以及三维原子探针
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吸波材料领域研究的热潮。本文分别以MIL-101(Fe)、改性MIL-101(Fe)、Co2+掺杂未改性/改性MIL-101(Fe)作为前驱体,通过热解法成功制得系列MIL-101(Fe)衍生磁性碳基复合材料(如Fe3C/C、Fe/C、Fe Co/C等),并采用XRD、SEM、TEM、Raman、BET、VSM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
弹药爆炸过程中的电参数研究目前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而爆生等离子密度是表征电参数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等离子体密度参数的测试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建立在等离子体微波瑞利散射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试验验证等手段对微波瑞利散射法测试爆炸等离子体密度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研究的意义和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常见的等离子体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的测试方法的应用范围,分析了各种方法在
研究水在碳纳米管内的输运对生物纳米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对纳米流体的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通过调节压差方向,可以显著提高单列水分子在碳纳米管中的跨膜流量,即在纵向压差的基础上施加一个横向压力。有趣的是,随着横向压力的变化,水流量呈现出一个极大值行为,这可以用碳纳米管内部单列水链的断裂来解释。随着横向压力的增大,单个水分子成功通过碳纳米管的平均时间呈单调递减趋势,
热电材料因为能够实现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而被认为是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策略。Ⅳ-Ⅵ二元硫族化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热电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关注。但该类化合物大多数有毒或者原料昂贵,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本文围绕具有无毒、环境友好、原料来源丰富及成本低的SnSe和SnTe展开了一系列的热电性能调控优化研究,制备出了一系列的Pb和S共掺的多晶SnSe,In和Pb双掺杂的SnTe以及Sn过量自补偿
作为近几年来半导体领域最具竞争力的材料之一,卤化物钙钛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钙钛矿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材料由于发光可调、色域宽、色纯度高以及溶液可加工等优点,成为光电器件领域的热点材料。然而,钙钛矿QD的大比表面积以及弱离子键合等特性,使得QD内部和表面容易形成缺陷,不利于高效率发光器件的构筑。其中,红光CsPbI3 QD由于非发光相(黄相)的较低形成能,导致发光相(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