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舌癌原发灶的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原发灶越大,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越高。但临床经验显示部分原发灶较小的早期舌癌亦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近期复发,预后差;而某些原发灶较大的中晚期舌癌无淋巴结转移或近期复发,预后较好,说明两种不同预后的舌癌组织可能存在浸润性及转移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上皮钙粘附素(epithelium-cadherin, 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生存素(survivin)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较强。本课题拟探讨两种不同预后的舌癌组织中E-cadherin、MMP-9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材料与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舌鳞癌标本,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或其他生物治疗。共收集12例原发灶小、预后差的舌癌组织(A组)及10例原发灶大、预后好的舌癌组织(B组)。全部样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因子E-cadherin、MMP-9、Survivin在两组舌癌中的表达水平。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E-cadherin在两组舌癌中的表达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MMP-9、Survivin在两组舌癌中的表达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cadherin棕黄色染色颗粒表达于舌癌细胞胞膜,在两组舌癌样本中均出现表达下调,A组12例样本有10例表达下调,B组10例样本有3例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棕黄色颗粒状染色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在两组舌癌样本中出现强弱不等的表达。A组12例样本有6例表达强阳性,2例中度阳性,4例弱阳性;B组10例样本有5例表达中度阳性,3例表达弱阳性,2例无表达。A组的总体表达水平强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棕黄色颗粒状染色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胞核,在两组舌癌样本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A组12例舌癌样本有9例表达强阳性,3例弱阳性;B组10例样本有2例表达强阳性,5例弱阳性,3例阴性,两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原发灶小、预后差的舌癌比原发灶大、预后好的舌癌E-cadherin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原发灶小、预后差的舌癌比原发灶大、预后好的舌癌MMP-9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原发灶小、预后差的舌癌比原发灶大、预后好的舌癌Survivin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E-cadherin、MMP-9、Survivin均有望作为标记物评估两种舌癌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