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的化学组成及露、雾、雨的区域特性对比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n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水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形式之一,与雨水、雾水相比,对露水的化学组成及其对大气污染物的湿清除特性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分别在中国南京北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UIST,2016-2017年冬季)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2017年6月-9月)开展了两个时间段的露水/霜、雾水、雨水的样品采集。对比研究了不同地域露水,不同形式湿沉降(露、霜、雾、雨)的化学组成和特征,重点分析它们的化学组份来源,并探讨露、雾、雨化学所代表的不同空间尺度大气环境的指示意义。在NUIST采集到的湿沉降样本包括23份露水,6份霜,7份雾水和23份雨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采样点(CSU)共收集到14份露水样品。通过仪器检测分析各类湿沉降样品中pH数值、无机离子、重金属元素以及总有机碳(TOC)、总氮(TN)、无机碳(IC)。研究结果表明:(1)NUIST采样点处的露水pH均值为7.2,变化范围为6.4~8.5,霜pH值变化范围为6.4~7.4,均值为7.0,雨水pH值(5.03~6.5)酸性略高于露水,均值为5.7。四种湿沉降中,雾水的酸性最强且总离子浓度(TIC)最高。露水中Ca2+离子浓度最高,SO42-为主导阴离子,K+,Mg2+与Ca2+离子两两高相关,表明这三种离子具有共同的地壳来源,SO42-,NO2-与Cl-离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说明这些离子均主要来自人为源。露水中的NO3-,SO42-与NH4+离子与PM2.5中对应的NO3-,SO42-和NH4+离子均存在着低且负的相关性,而大气中的NH3与露水中的NH4+存在高相关性,可以推测出NH3对露水的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2)在CSU采样点采集到的露水样本的pH均值为6.7,变化幅度较小(6.23~6.93),Ca2+离子为主导阳离子,NO3-为主导阴离子,甲酸与乙酸比值范围为0.21~20.3,表明两者的来源比较复杂,SO42-/NO3-均值为0.45,说明当地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Ca2+,K+与Mg2+三者两两高相关,表明这三种离子均来自共同的地壳来源,SO42-,NO2-与NO3-离子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可推测这些离子主要来自人为源。清晨露水蒸发时,NH4+离子以NH3形式挥发的比例Frac(NH3)在两个采样点处存在显著差异,NUIST采样点处Frac(NH3)的均值为0.57(0~1.0),CSU采样点处Frac(NH3)均值为0.93(0.22~1.0),可以推测当露水中总离子浓度越高(即环境污染越严重),被释放到大气中NH3的比例Frac(NH3)越低。对比中、美两个采样点的露样品发现,CSU采样点露水样品中的无机离子来源、组成与NUIST的露样品存在一致性,但由于采样点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的影响,露水化学组成的来源存在显著差异。(3)由于在所处时空尺度上以及形成过程的不同,露、雾和雨各自的化学特征有较大的差异,结合相关文献数据集,对2016年南京北郊NUIST采样点处各类湿沉降(露、雾、雨)的化学特征及各自的环境指示意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露水中TIC与同期大气中PM2.5、PM10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露水中的离子组成与大气PM2.5中离子组成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大气中的细颗粒物对露水组分的影响很小。但大气降尘样品中的离子组成与露水中的离子组成却较相似,表明露水化学成分主要来自本地粗模态气溶胶的贡献,且受局地地表源的影响较大。观测发现雾水中的TIC与PM2.5的TIC随时间变化趋势相似,且雾水的TIC与PM2.5、PM10的相关性显著,与PM2.5相关性更高,表明细模态气溶胶是雾水的化学组成的重要来源。雨水中的TIC与PM2.5和PM10之间的相关性低于雾水,但高于露水。对文献中雨水数据集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华北、华东及西南)雨水中的离子组成及比值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而南京地区雨水中的(Na++Cl-)/TIC,K+/TIC与华东区域有较好的一致性,南京的(SO42-+NO3-)/(Cl-+Na+),NH4+/Ca2+,SO42-/NO3-特征比值与西南、华北区域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而与华东区域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降水化学可以反映更大的区域尺度大气污染状况及区域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特征。因此露水、雨水和雾水可以被视为从局地地表、局地尺度到区域尺度的大气环境状况的表征。
其他文献
随着空间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其高分辨率、全天时和全天候的特点,逐渐成为海面风场观测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全球海洋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风场数据。然而,目前基于C波段星载SAR海面风速反演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现有SAR风速反演模型的全球普适性,重采样的空间分辨率对SAR反演风速的影响,不同极化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闪电都是从雷暴云中起始,闪电发展和传输的初始阶段也是在雷暴云内完成,此外,云对地闪电的继后回击、不同类型回击间放电过程等均由云内放电所激发或启动的,因此,认识闪电云内放电过程对于深入理解闪电的发生条件、形成机理和传输机制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到云体遮挡、探测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对闪电云内放电过程进行直接光学测量难度较大。相比于甚高频闪电定位技术,低频信号的闪电辐射源三维定位技术
6-8月是华北地区的主汛期,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大陆性和海洋性季风气流在此交汇,境内既有离渤海较近的华北大平原,也有吕梁山、太行山、燕山等众多山脉,对流天气复杂多变,预报员难以把握。线状对流系统(quasi-linear convective systems,QLCSs)是汛期影响华北地区重要的强对流系统,其尺度大,致灾天气强,一直缺乏较完整的系统性统计研究,同时地形对华北QLCSs作用
目的:观察艾灸对疲劳大鼠额叶皮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艾灸缓解疲劳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7只。采用21 d负重力竭游泳法制备疲劳大鼠模型。艾灸组在造模的同时,采用自贴式小艾炷艾灸大鼠双侧"足三里"穴,每穴各灸3壮,隔日1次,共11次。ELISA法检测大鼠额叶皮层IL-6的含量,Western b
大气电场是大气物理和空间物理领域的重要物理现象。大气电场的测量方法和特征研究对提高雷电灾害预警能力、研究雷暴云电荷结构、保障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长期以来,人们将地面看作是理想的导体,认为大气电场只存在垂直于地面的分量。但大气电场仪的安装地面通常为混凝土、沥青、土壤等介质,并不能看作是良好的导体。基于此,分析地面介电常数对大气电场三维分量的影响,研究三维大气电场测量和传感器
随着数值预报技术的发展,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把数值天气预报作为日常业务的主要方法,数值预报也成为研究中小尺度及灾害性天气系统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大气的混沌特性、人类对大气运动认知的限制以及不可避免的观测误差,使得数值模式在预报过程中偏离大气真值。为了减少这种偏差,使用集合预报进行可能性预报代替单一确定性预报,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集合预报方法也从仅仅考虑初始场不确定性的扰动方案,发展到针对模式内
星地闪电探测技术,为监测和研究闪电活动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高轨道卫星闪电探测,具有独特的平台优势,是当今各国争相发展的新技术。搭载于风云四号A气象卫星(FY4A)上的闪电成像仪LMI(Lightning Mapping Imager),是我国首枚、世界首批静止轨道闪电光学探测载荷,其数据获取与服务、数据质量控制、星地数据比对与校验,多源闪电数据融合应用是国家亟需的重要研究课题。依据LMI地面应用
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辐射传输算法计算云辐射效应对当今气候模拟具有重要意义。观测表明,云微物理特性(包括云水含量和云粒子有效半径)是随高度连续变化的。这些变化使得云介质内部光学性质垂直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辐射传输的计算。但是当前气候模式,由于其垂直分辨率较低,无法计算云这一特性所引起的辐射效应。因此,如何高效地在气候模式中计算由云微物理特性随高度连续变化而引起的辐射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
基于对流尺度(1-3 km)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技术是解决强对流天气(如短时暴雨、龙卷等)临近预报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雷达观测是能够为风暴尺度天气系统初始化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手段之一。因此,开展对流尺度雷达资料同化方法研究,提高数值模式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能力,对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三维变分(3DVAR)方法开展研究,其相对于更先进的四维变分(4DVA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北极增暖加速;与此同时,欧亚大陆冬季出现变冷趋势、极端低温事件频发。在此背景下,北极增暖对欧亚冬季气候的影响备受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本文利用多套再分析资料、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模拟和预估资料、以及GREENICE项目大气模式试验数据,围绕“北极增暖与欧亚冬季气候间的联系”,探讨了北极增暖与西伯利亚高压联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指出了北极对流层中上层偏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