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叶中提取硫酸酸洗缓蚀剂的研究

来源 :四川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ai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竹叶作为制备环境友好型硫酸酸洗缓蚀剂的原料,通过对多种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提取方法对竹叶提取物缓蚀效率的影响;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法和表面分析法研究了竹叶提取物及其与碘化钾复配后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通过分离初步研究了竹叶提取物的有效缓蚀成分;通过分步提取研究了竹叶综合利用的可行性。提取方法研究表明:用酸浸泡法从竹叶中提取缓蚀剂是最经济和适用的方法。提取的优化条件为:用15%的硫酸浸泡竹叶5h,配制成竹叶质量与15%的硫酸体积之比为1g:10mL的溶液,其缓蚀效率达96%以上。对竹叶提取物的研究表明:(1)竹叶提取物能同时抑制碳钢在硫酸中的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作用机理为覆盖效应。(2)随竹叶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增大,脱附电位正移;随温度的增加,缓蚀效率下降,脱附电位负移。(3)竹叶提取物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El-Awady动力学模型与Flory-Huggins吸附等温方程。(4)表面分析发现:竹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在电极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显著抑制了碳钢在硫酸中的腐蚀;在含竹叶提取物的硫酸体系中浸泡腐蚀后,碳钢表面发生了铜的富集现象。复配研究表明:(1)竹叶提取物与0.001mol/L的碘化钾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复配后的缓蚀效率达98%以上,且能同时抑制碳钢在硫酸溶液中的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作用机理为覆盖效应。(2)竹叶提取物与碘化钾复配后,脱附电位进一步正移,腐蚀电位负移,增加了缓蚀剂的作用区域,提高了缓蚀剂的吸附稳定性。(3)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加变化很小。(4)竹叶提取物与碘化钾在碳钢表面的联合吸附以交错吸附模式为主,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El-Awady动力学模型与Flory-Huggins吸附等温方程。(5)表面分析发现,碘化钾的加入促进了竹叶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对碳钢在硫酸中的腐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竹叶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三种分离物,电化学测试表明,竹叶提取物的缓蚀作用主要由分离物2和分离物3贡献,分离物1的缓蚀性能很弱,且分离物2和分离物3之间存在协同效应。结合前面的实验结果,初步推测竹叶提取物的有效缓蚀成分为有机酸及其盐、蒽醌类、氨基酸和生物碱等,且有效缓蚀成分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但有待进一步确证。对竹叶进行了综合提取,分别得到多糖,叶绿素,黄酮和硫酸浸取液。测的多糖的提取率为1.27%,叶绿素的提取率为3.94%,黄酮的提取率为0.24%,综合提取后硫酸浸取液的缓蚀效率为89.55%,与0.001mol/LKI复配后,达97.71%。
其他文献
针对于一种车载举升系统平衡回路中平衡阀的阻尼孔参数对液压系统回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平衡回路和平衡阀的工作原理,采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举升系统液压平衡回路模型
由于固体材料本身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性,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二次及高次谐波,即产生超声非线性现象,可用非线性系数(NLP)来表征。拉伸、疲劳、蠕变等典型加载会导致NLP
考虑混凝土组成材料物理性能的差异性及横向变形的特点,基于混凝土单轴受拉弹簧模型,建立混凝土单轴受压随机损伤的细观模型。研究模型中弹簧的刚度比对损伤模式的影响,分析
文章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2009—2018近10年我国有关外语学习策略文献的关键词共现视图等知识图谱,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近10年的研究热点主题是学习策略
模拟电路控制的逆变焊机有许多缺点,如模拟器件老化、温漂导致控制精度不高,模拟器件进行电路设计效率低下等。全数字逆变焊接电源具有灵活性好、控制精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等特
目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onvascular glaucoma, NVG)系虹膜表面及房角有新生血管,合并纤维血管膜形成,导致房角关闭进而产生的一种继发性青光眼。缺血和缺氧共同作用导致虹膜及
<正>"我将全心全意履行好这一职责"背斗巷是临洮县城的一条小巷,窄而浅。但它位居县城中心,昔日的电影院就在这里,繁华而热闹。这里的酿皮很有名,邻县的人来了,不仅要吃一碗,
文中通过在对称多处理器(SMP)环境下对Linux驱动程序的研究,根据用户层的异步调用需求,提出了一种高实时性和大吞吐量的加密卡多卡驱动设计方案,满足了高速通信加密的要求。
机械零件的表面精度是除了其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之外用于衡量零件加工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数控机床作为先进的机械制造设备,在对产品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的控制上有
毕节是全国彝族聚居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毕节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为推动毕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彝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弘扬,在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