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澂量论因明研究探析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澂的量论因明研究包括因明和量论两部分内容。因明研究集中于对《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两个文本的解读,其量论研究包括藏传量论发展史略、陈那与法称量论研究,代表作有《西藏所传的因明》《集量论释略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佛家逻辑——法称的因明说》等。吕澂认为,印度量论大成于法称,法称以释陈那《集量论》而成就自家量论,《集量论》深化了《正理门论》的理论,而藏族学者又细化了法称量论。吕澂在量论研究上创新以汉文写作方式研究藏传量论,带有以藏传量论、汉传因明文献为基础的量论因明整体性研究之观念。因明如何论证佛学,这也是吕澂因明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佛学论证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因明理论论述里以佛学论证案例予以说明;另一方面,以因明规则讨论唯识比量和清辩二量。《因明纲要》中通过整理《二十唯识论述记》《广百论释》《般若灯论》《大乘掌珍论》《观所缘缘论》《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等佛教经典著作,提炼出因明作为论证方法的基本规则。而在吕澂关于清辩“二量”批判观点和与王恩洋的讨论可以看到吕澂量论因明研究相较于传统文本研究的进步;以及吕澂肯定立场对唯识比量从因明规则出发分析是确实性知识的探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思潮的兴起和因明典籍的复归,学界诸多因明研究者会不由自主的参照西方传统逻辑学科理论注疏因明,这种研究尽管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因明学的发展,但并不能很好地叙述因明的义理。而吕澂研究的成功之处在于根据大量经典文献再建文化自身的论域。如何用文化本身的方式去表达文化本体的思想,把民族思想的解释权还给民族本身正是吕澂留给我们的研究课题。论文以文献学方法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吕澂量论因明学研究进行探析。
其他文献
为促进科技与资本的进一步融合,2009年我国设立了创业板。大批的高新技术企业相继在创业板上市。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创业板上市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外部的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创业板上市企业目前依旧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本文通过对创业板上市企业融资需求的分析,发现创业板上市企业需求的资金量不大且主要以流动资金需求为主,再结合创业板上市企业自身的特征,要想切实解决创业板的融资问题,则应从与创业板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21世纪的老年化趋势比较严重,所以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民营医院在迎合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公益性的使命,面临着同类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竞争。D民营医院要想留住高技术人才,使自己在医疗领域创造出一片天空,甚至处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知名度。怎样才能实现目标,需坚持以人为本,在员工利益、医院利益和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薪酬体系作为每一家企业、每一位员工都关心的问题,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比较起来,效率是略低的,民营企业可以根据公司的发展和规划制定符合企业的薪酬策略。国有企业直接或间接受到体制约束,薪酬体系的制定必须在一定框架内进行。在此前提下,国有企业更需要通过提升内部薪酬激励机制来促使员工提升工作效率,通过给员工
随着阅读在核心素养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全世界掀起了一场“阅读素养研究”浪潮,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教育部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这预示着我国教育进入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王蔷、陈则航(2016)建构了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框架。本文正是立足于此目标框架,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展开研究。由于王蔷、陈则航(2016)的阅读素养目标框架涵盖甚广,包括“阅
随着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薪酬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深化改革、放管服政策的不断落地,就国有企业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一方面企业努力适应外部环境,积极改进自身经营,优化业务模式,对标竞争对手情况,强化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必须意识到,构建高效的企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型是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企业自身综合能力,强化人力物力管控,实现自身能力跃升的
近年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消费市场模式不断创新,各类企业正在迅速扩张发展,业态模式也随之多样化。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了此前工业时代很少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伴随而来的是众多大型企业出现企业财务成本居高不下、财务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着手于财务转型,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制定标准化业务流程,同时整合财务核算工作以达到核算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人工成本。财务共享中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人们在享受着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利用新型支付方式犯罪的行为也接踵而来,相对于传统财产犯罪的简单、直观,新型支付方式犯罪往往涉及复杂的计算机处理过程,以及多方主体,犯罪行为方式的进化,也使得盗窃和诈骗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导致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不论是在司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中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对其进行系统归类、研究,进而提出定性方法。本文共分为三个部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经过反复多次修改,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我国当前适用的善意侵权条款,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第59条第1款、《专利法》第77条以及《商标法》第64条第2款,虽然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对于该项制度均是原则性规定。目前,关于善意侵权制度的适用标准并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认定,在我国著作权法、专利法与商标法中,善意侵权的适用主体和合法来源的证明大同小异,而司法实践与立法条文又有所偏差。具体而
我国稳定的金融体系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在金融业中上市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不健全会导致高管人员所得到的人力报酬无法激励他们通过自身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来维护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从而影响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伴随着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新一轮体制改革,如何根据高管薪酬与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相关性建立更加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使得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更加稳健的经营下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出台,加上后疫情时代对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影响,对房地产企业多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已成为必然,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在进行兼并重组,凝聚力量,共同对抗风险。本文的研究对象——ZT房地产公司,在2021年正值由城市公司转型升级为区域公司的关键阶段,在转型过渡过程中,项目数量成倍增长,企业决策层的管理半径增大,项目计划管理难度加大。本论文从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