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器件尺寸的持续缩小,与Si超低接触电阻率的要求以及新型源漏结构器件的出现,迫切需要降低金属硅化物的接触势垒。因此能与n型Si形成低接触势垒的稀土金属硅化物(如ErSi2-x、YSi2-x等)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是,薄膜的氧化问题及表面形貌缺陷问题阻碍了稀土金属硅化物在大规模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本论文以ErSi2-x和YSi2-x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蒸发、溅射和快速热退火等常规工艺手段和一系列物相、形貌、电学表征方法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YSi2-x薄膜的生长及性质表征Y/Si(100)在500℃至950℃快速热退火条件下,可生成非常稳定且具有较低薄层电阻的YSi2-x薄膜,但存在氧化问题。硅化物形成的同时伴随着针孔的出现,其形状为方形或者长方形,尺寸在微米量级。YSi2-x/p-Si(100)接触势垒高度随退火温度变化不大,在0.633 eV至0.686 eV之间。I-V-T测试表明,YSi2-x/n-Si(100)接触的Schottky势垒存在微观不均匀性,该不均匀性可用高斯分布模型描述。500℃、600℃和900℃退火样品的平均势垒高度分别为0.460 eV、0.376eV和0.324 eV,而700℃和800℃退火形成的YSi2-x/n-Si(100)二极管样品在低温时仍表现出“欧姆”特性(整流比较低,约为几十)。2.ErSi2-x薄膜的生长及性质表征Er/Si(100)在500℃至1000℃退火条件下,也可生成非常稳定且薄层电阻较低的ErSi2-x薄膜。分析表明,Er/Si(100)样品退火时的固相反应可以看作界面硅化反应与表面氧化反应的相互竞争过程。针孔现象在ErSi2-x薄膜中同样存在,然而对于很薄的ErSi2-x薄膜,则可能形成金字塔形缺陷结构。当金属Er层比较厚的时候,退火形成的ErSi2-x/p-Si(100)接触受到氧化的影响较小,测得的接触势垒高度在0.783 eV至0.805 eV之间,且随退火温度变化不大。但对很薄的样品,氧化很容易造成接触特性的退化和破坏。I-V-T测试表明,ErSi2-x/n-Si(100)接触的Schottky势垒也存在着微观不均匀性,该不均匀性也可用高斯分布模型描述,不同退火温度样品的平均势垒高度在0.343~0.427 eV之间,而700℃、800℃和900℃退火样品的势垒不均匀性相对较大,因此这三个退火温度的二极管样品在低温时仍呈现“欧姆”特性。3.利用W覆盖层制备ErSi2-x薄膜及其性质表征将W覆盖层技术应用于自对准ErSi2-x工艺,并用该方法成功地制备了自对准的ErSi2-x/p-Si(100)二极管样品。实验表明,W覆盖层不仅能有效防止薄膜出现金字塔形缺陷,获得平整的ErSi2-x薄膜,而且对抑制ErSi2-x薄膜氧化、改善ErSi2-x/p-Si(100)的接触特性也有促进作用。4.Er中间层对Ni/Si(100)固相反应、NiSi/Si(100)接触特性的影响对Ni/Er/Si(100)三元体系的研究发现,很薄中间层Er的加入,会提高NiSi形成温度,并抑制Ni2Si等富Ni硅化物相的出现,在700℃及以上温度退火所形成的NiSi2则有明显的(100)择优生长晶向。然而,退火之后发现Er大部分偏析到NiSi薄膜表层,因此Er的掺入并不能有效地调制NiSi/n-Si(100)的Schottky势垒高度。5.掺Pt对Si(100)上生长的NiSi薄膜应力影响研究原位应力测试表明,Si(100)衬底上生长的纯NiSi薄膜和纯PtSi薄膜的室温应力主要是热应力,且分别为775MPa和1.31GPa,而对于Ni1-xPtxSi合金硅化物薄膜,室温应力则随着Pt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造成应力增大的主要原因是Pt的加入提高了薄膜的应力弛豫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