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收入分配公正问题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1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正义是每个社会成员追求的社会理想,是协调收入分配关系的核心。收入分配公正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我们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客观要求。山西作为中国最典型的资源型省份之一,因煤而兴,因煤而殇,转型成为山西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近些年来,山西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日趋扩大,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与生活保障未得到根本改善,分配不公问题已经成为了山西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焦点问题,严重制约了山西经济转型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背景下进行收入分配公正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实证和规范结合等研究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公正思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背景,对山西收入分配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山西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收入分配公正进行概念界定,阐明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公正思想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第四部分:根据以上分析,尝试性地提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正义的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界定了客观事实与司法事实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结论:犯罪事实是犯罪的司法事实的客观基础;规范事实是连接犯罪事实和司法事实的通道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两股重要潮流。经济全球化让世界上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区域集团化则使地区内部的合作日益加
本文分为五部分,分别是王造时先生的概况、求学时期的宪政思想、抗日战争时期的宪政思想、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政思想和结语。本文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运用多学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概念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源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一路的探索、总结,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目前我国关于
经济犯罪被害人的权益是指作为经济犯罪侵害对象的公民或单位应当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全部实体性权益和程序性权益。经济犯罪被害人的实体性权益是指无论是否启动司法程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