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戏图,也称为戏婴图、婴戏纹,是以儿童为绘画题材,描绘儿童嬉戏玩耍和生活情景的画作,其中蕴含着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元素,展现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反映当时儿童的生存状态。婴戏图呈现形式丰富多样,本文所用婴戏图以卷轴画这种形式为主。本文所指的儿童观,即成人对儿童所抱有的看法和态度。本研究共搜集了52幅婴戏图,选取了其中的22幅作重点分析,其他婴戏图作为研究过程中的参考资料,然后从不同维度去探寻婴戏图中蕴藏的儿童观。婴戏图以儿童为主要绘画对象,描绘儿童的生活情景,画面丰富有趣。婴戏图以一种非常直观的形式,记载和传达着童年信息,表现出当时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第一章论述了从婴戏图这种视角来考察儿童观的独特意义,对婴戏图和儿童观的概况进行了说明,重点分析了选取婴戏图来考察儿童观的原因,对于婴戏图的选取标准也作了简要说明。第二章主要从儿童配饰、神态与动作、游戏与玩具这三个维度对不同时期的婴戏图进行解读,对于儿童的服饰、发式也有涉及,从中考察每个时期的核心儿童观。本文依据婴戏图画面呈现的重点内容,选择最适合的维度进行分析。第三章对历代婴戏图中的儿童观进行现代性反思,阐明古代儿童观的现代色彩,并且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探析,强调应该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古今儿童观。婴戏图为研究古人的儿童观问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基础,从婴戏图入手去研究古人的儿童观具有可行性。总体来看,成人能够把儿童作为绘画对象,用各种细节去表现儿童的生活,这种行为本身就反映出成人对儿童的关注和喜爱。中国的古人已经注意到了儿童的存在,对儿童的生命特质有所认知,并且形成了自己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从唐朝婴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成人对儿童的怜爱。两宋时期的婴戏图反映出游戏已经成为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拥有丰富有趣的游戏与玩具,成人也积极为儿童提供游戏所需的材料和舒适的游戏环境,人们认识到儿童需要快乐的童年。元明清时期婴戏图,画面内容大多是关于儿童结伴嬉戏的情景,人们发现了游戏与儿童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儿童天生就热爱游戏的这种生命特质。通过晚清之前的婴戏图,我们看到古人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这些历史久远的画作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古人所拥有的儿童观,虽然这并非古人儿童观的全貌,但也可以为既有的儿童观研究提供参照和补充,激发对于现代儿童观自身问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