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的传播历程及影响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ifa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新闻作家埃德加·斯诺在1937年所写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红色经典著作,出版后即在国内外影响到大量读者。在83年的出版传播历程中,该书代代相传却又历久弥新,产生了强大的传播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不仅对当时的中外读者产生很大影响,更是影响了后世几代读者的思想认知、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为何一本外国新闻记者的书能在各个时代不断传播,并对读者产生影响?书中内容究竟有何价值能够传承不息呢?本文以《红星照耀中国》为研究对象,分五个部分分析该书在传播历程中对读者的影响及读者对该书的接受情况。首先,介绍了《红星照耀中国》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及在战争时期产生的不同版本,总结该书对读者产生影响力的原因。其次,分析该书在国内的传播影响,选择有代表性的受众类型,分析读者在思想认知、价值取向、行动三个层面上的变化,总结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国读者对该书的影响接受情况。再次,分析该书在国外的传播影响,总结不同文化背景下该书对外国读者的认知、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方面的影响。第四,分析该书后续传播过程中对历史时代的开创性影响,文本传播对不同时代读者的影响力,文本记录对后世共产党研究的参考价值,总结该书影响深远的特征。最后,总结该书的成功传播对红色经典著作的启示与反思,红色经典作品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丰富作品的精神内核,实现文学作品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借助红色经典塑造国家正面形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红色经典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历史检验,被不同时代的读者解读诠释,才被奉为经典,这个传承过程是绵延不断的。本文从《红星照耀中国》的接收方和接受方——读者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该书传播的能力和对读者的传播效力,从内部品质和外部建构来研究《红星照耀中国》的精神影响力。
其他文献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会为你开一扇窗。”2004年对于曾经是上海某著名医药公司的市场经理Robin来说,或许正是窗户打开的时候。这个曾经的市场经理人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之路。他
2017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信息意识列为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信息意识再次成为教学一线关注的焦点问题,新课标对其进行了界定和详细解读。从已有研究来看,教学实践对信息意识的关注相对较少,学生的信息意识状态如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定针对高中生信息意识水平的测量量表,对高中生进行测量,了解学生的信息意识水平现状,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得益于互联网与物流技术的变革,电商网购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电商网购规模逐年攀升,通过网购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手机是目前持有量最大的电子产品,已彻底融入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