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求医行为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penghong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疾病是生物体固有的自然现象,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疾病、医疗问题既是一种个体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性事件。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疾病观、求医求治方式,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唐代社会医疗体制、医学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观念以及各种社会医疗力量的综合影响下,唐人的求医行为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而这种求医的异趣,又对唐代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唐代社会的求医行为: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缘起、学界关于唐代医疗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的资料来源和研究的基本架构。第二部分“唐代社会求医行为的体制背景”,在古代国家,国家的制度总是一个朝代最高的人为规范。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等等各个层面的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在制度的规范下展开。所以文章介绍了唐代官方设立的中央和地方的医疗机构,以及唐王朝推行的辅助医疗措施。虽然唐代官方的医疗机构根本无法满足民众的医疗需求,但是唐政府对民众医疗救助服务的关注以及对于相关事务的管理,都是前所未有的。第三部分“依靠医术、药物的求医行为”,主要通过对唐代民间专业医生状况的论述,得出了求治于专业医生的治疗主要限于唐代上流社会。而由于政府和一些士大夫的推动,唐代民众在患病后也有“自行医治”和“经验疗法”等依靠医方、药物的治疗术。第四部分“依靠宗教、巫术的求医行为”,主要对唐代社会各阶层广泛存在的求治于佛医、道医、巫觋等行为进行论述。唐代地方医疗资源的薄弱、医学水平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使得人们对于信仰疗法的效验深信不疑。而佛、道、巫等势力对于医疗事业的参与,对于缓解唐代医疗服务体系的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治疗术,也减轻甚至解除了大部分民众的疾病痛苦。成为唐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一种医疗手段。第五部分“余论”,论述了唐代求医行为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其他文献
<正> 如果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是“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的结构特点则正好相反:“虽云短篇,颇同
<正> 一、导语设计 在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还乡梦〉自序》中,学过了两个成语:“焚书坑儒”和“指鹿为马”。这两个成语反映了发生于秦王朝两代皇帝在位时的两个历史事件。
<正> 一、精讲要点 1、《陈涉世家》是一篇传记。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贾谊在《过秦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信号设备的维修体制逐渐由以计划维修模式为主转变为以状态维修模式为主。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不仅可根据设备的故障模式确定针对性的维修策略
目的:建立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关物质(双氰胺和其他杂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Zorba×S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钠溶
本文对膦酰基羧酸(POCA)系复合配方(包括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乙酸锌)在中低硬度型水质条件下,采用了旋转挂片失重法和静态阻垢法,研究
介绍了电镀含铬废水的来源,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电镀含铬废水的常用处理技术、反应原理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包括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生物法,展
<正> 一篇文章向人展示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文字的、词汇的、语法的、修辞的、语义的、语用的角度去阅读,也可以从文学的、美学的、历史的、社会的、哲学的、政治的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的评价方法。方法:分别采用MTT,XTT-PMS比色法和传统的血球计数法比较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相对增殖率的影响。结果:采用3种测定
国防公路是为国家防卫和战争服务的交通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任务的重要运输线路。国防公路的建设不仅对军队的生存生活、执勤训练、戍边固防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