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痰涂片与痰培养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优化痰涂片检查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早期诊治价值。方法对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临床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美国胸科学会及感染学会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1]:(1)胸部X线影像出现新的浸润影或原有浸润影扩大(2)同时满足下列至少2项:①体温>38.0℃或<36.0℃;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③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除外肺水肿、ARDS肺结核、肺栓塞等疾病。把纳入研究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抗生素目标治疗组(A组)和抗生素经验治疗组(B组)。抗生素目标治疗组(A组)患者的初始抗菌药物根据床旁快速痰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选择;抗生素经验治疗组(B组)患者的抗生素选择依据主要考虑下面3个因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时间(早发/晚发)、本病区细菌流行情况以及患者是否存在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 MDR)病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经气管导管内吸引(Endotracheal Aspiration, ETA)下呼吸道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和痰培养检验。并分析痰涂片与痰培养之间的相关性。监测应用抗生素当天(第1天)及抗生素用后72小时(第3天)患者的体温、外周血白细胞、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之间的各感染指标的差异、疗效、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天数方面有无差异。结果在初始应用抗生素时两组患者的各项感染指标无差异,(P均>0.05)。在抗生素应用72小时后目标治疗组患者的体温、血白细胞、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经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目标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经验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经验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革兰氏镜检结果与痰培养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合格的下呼吸道痰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优化的痰涂片检验有助于指导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早期抗菌药物的选择,能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