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亲和动机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影响 ——以重庆地区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9538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裂变,其催生的QQ、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等社交媒体,浪潮式的卷入青少年的生活,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逐渐从现实世界延伸向网络空间,社交媒体成了青少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聚居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完成思想构建、习惯养成、与人格培养。但社交媒体为青少年带来通讯、娱乐、社交、学习等便利的同时,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原本作为社交“助推器”的社交媒体,却逐渐让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交产生倦怠,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导致其主动社交行为的减少,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正成为各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并配合深度访谈法,以重庆地区14至28岁,且使用过社交媒体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析青少年亲和动机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影响,在现实社交中,亲和动机对人社交行为的正向促进作用已被证明,这一研究结论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语境下是否仍然适用,是笔者想要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严格编制问卷,确定了亲和动机及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两个变量,并将亲和动机细分为社交互动需求、个人整合需求、社会支持需求、自我保护需求4个维度,将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细分为基本使用行为(使用时长、年限)、信息获取行为、娱乐放松行为、人际交往与维护行为和自我呈现行为4个维度,采用回归分析和典型回归分析探究了青少年亲和动机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配合半结构式访谈,聚焦青少年情感变化与心理健康,并了解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深层动因。量化研究发现,青少年亲和动机普遍偏强,其中个人整合需求最为强烈,社交媒体使用年限长,每天使用的时间久,在人口统计学方面,青少年社交媒体用户呈现低龄化。在亲和动机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关系上,通过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亲和动机与其使用社交媒体的年限和时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青少年个人整合需求、与自我保护需求均与其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青少年社交互动需求对其社交媒体使用上的娱乐放松行为及人际交往与维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青少年社会支持需求对其社交媒体使用上的信息获取、娱乐放松、自我呈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深度访谈发现,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及社会化的黄金期,心理脆弱敏感,有着强烈的社交需求,但却因为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他们不得不将感情和时间注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社交媒体的隐匿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逐渐沉迷于社交媒体并对其产生依赖,因此,社交媒体为青少年带了便利,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社交媒体正在抑制一部分青少年的主动社交行为,削弱了青少年在现实社交中的能力,或者说阻碍了其社交能力的增强,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他们社会化的过程,并且导致他们成为被社交媒体反噬的“单面人”“机械人”“手机人”。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疏导及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工作迫不及待。本研究是对青少年亲和动机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关系之间的初步探索,因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希望以重庆地区的青少年为例,为未来更科学和更深入的研究做铺垫。
其他文献
“快乐读书吧”就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是课内外阅读沟通的重要桥梁。但面对“快乐读书吧”这样的一个新栏目,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都存在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利用好“快乐读书吧”栏目,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乃至于学习力,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以学生为主体的“快乐读书吧”阅读教学,意味着学生是阅读活动中的主角,这个阅读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会有一根纽带,维系于学生与文本之间、
排序理论一直是组合优化领域的一个热门方向,有坚实的应用背景和深刻的理论意义。分批排序、可拒绝排序及离散可控排序都是比较新的排序模型,本文就这三个模型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本文指明了单台机器上工件有不同到达时间极小化总完工时间的无穷批量问题在一种新的编码下是NP-难的;就有任意多个到达时间极小化最大完工时间的分批排序问题,本文给出了一致不相关机上的PTAS算法;对于工件有尺寸极小化最大完工时
上下五千年给中国留下了璨若星河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博物资源,这些文博资源承载了无数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在历史、科学、艺术等层面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意涵。如今,在新的传播语境下,这些搭载着人类社会记忆和文化意象的文博资源该如何发挥其价值,与公众产生新的连接,伴随人类精神文明进入新的时空,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物资源因年代久远,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作用下大都面临毁损或消亡。针对这种现象,如何利用现代传
初中是文言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掌握文言文科学学习路径的重要时期。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将古诗文篇目增加至127篇,占比之高,前所未有。文言文愈发受到重视,是因为其承载着包括语言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优良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的才智得以增长,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沁润在古人崇高的人格之中,思想精神得以升华,激荡起学生们对祖国文化的热情,让他们由衷地为华夏民族璀璨的文化而自豪。
1926年,《良友》画报在上海创刊。创刊之初,报道内容多为都市风尚、名人轶事、休闲娱乐相关的内容。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良友》画报将报道重点转向为国内新闻时事,图文材料丰富,内容详实,是抗战研究的珍贵史料。其中,关于抗战大后方的报道数量较多,这些图文报道反映了大后方军民团结抗战和民众积极参与后方建设的景况。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良友》画报停刊。本文以1937到1941年《良友》画报关
高中语文的教学,不仅需要提高学生对母语的掌握水准,更肩负着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其社会竞争力的重任。思辨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学生进行信息甄别及理性思考的关键,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强化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我国选拔教育机制下,传统灌输式学习模式使得较少有学生主动认识到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追求高分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拥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高中作为个体能力塑造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其中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不仅全世界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在,而且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条件改善,人员跨境、跨区域流动性增大,人口频繁流动,加剧疫情扩散的风险,容易引发全球性的疫情蔓延。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应,不仅更加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话题,而且也十分关注媒体的疫情信息传播及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因此主流媒体如何报道突发公共事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从新闻报道框架理论的视角,比较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第一款带有美颜功能的软件面市,我们的网络交往中就没有缺少过美颜和滤镜。伴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手机等互联网终端的出现又使得越来越多的平台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美颜相机类的软件不断增多,在社交软件中也融入了很多美颜滤镜元素。美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短视频软件、直播软件、手机相机中,成为我们日常网络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如今以抖音为主的短视频社交传播软件,使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