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趋势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分支,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实现人才培育及普遍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这一使命,起着重要作用。从20世纪之初到80年代,国际化学课程已经经历了3次大的课程改革。进入80年代化学课程改革频率加快。中国、日本、韩国课程改革频率尤其突出。我国共进行九次课程改,在2011年12月颁布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2011版)》、日本共进行九次课程改革、韩国共进行七次课程改革,并进行两次课程修订。对三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趋势比较研究,研究课程改革动态与方向。对中、日、韩三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比较法等方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趋势和差异分别对中、日、韩三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比较。从而得出如下研究结论:——趋势:(1)课程理念及目标:中、日、韩三国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历程来看,三国都体现了实用主义—精英教育—素质教育的课程。三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共同理念趋向素质教育。目标上从“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三国课程目标必然趋向全人教育。(2)课程设置:三个国家均经历必修加选修课程结构,并选修模块逐渐增多。课时数变化来看,三个国家必修课时数逐渐减少,而选修课时数逐渐增加,三国趋向多样化、开放的、发展的课程结构,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课程设置的目标。(3)课程内容:从高中化学10个知识点内容广度和内容标准比较来看,三个国家新课程的知识点增多,其增加对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有关的知识。三个国家课程内容是趋向基础性和学术性,提倡"STSE"教育问题。(4)课程评价:三国都从以前的甄别与选拔为主要目的;单一的成绩评价方式走向以评价主体的主要地位;以激发和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以科学素养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课程评价走向结果性评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来发展。由过去差异较大逐渐趋于相近,在趋势趋同前提下,中、日、韩三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历程有着各自的差异。——差异:在纵向趋势一致性的背景下,中、日、韩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步伐有着相似的轨迹,只是日、韩在前,中国在后。对中、日、韩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得出如下启示:(1)从历史上,中、日、韩三国的背景不同,出现课程形态、课程计划等方面不同。但是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在发展,经济建设为主,所以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一样,因此教育理念逐渐趋同,各国的课程逐渐趋同,并再次佐证了社会、人类、科学的发展是影响课程的因素。(2)纵观中、日、韩三国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脉络看,有时把知识点增加,有时减少知识点,课程结构上也有些变化,到后来又回到以前的课程结构。这说明课程改革不是完美的,它是在不断调适和尝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这证明课程改革是“钟摆”现象。(3)中、日、韩三国屡次课程改革中都保留了自己的特点,说明三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同。例如课程设置上综合理科和分科理科的设置各有长处和短处,在世界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走向综合理科,但是必须适合本国国情,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支持性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将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的操作和记分系统开发成计算机软件.方法将LOTCA人工操作和记分转换为计算机的工艺流程,通过整合Basic、C、C^++语言与F1ash虚拟机等
面对数据大爆炸所带来的信息疲劳,如何以一种更为快速、有趣的方式传达信息成为了当代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信息可视化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手段,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思
作者面对自己所任教的普通高中高一学生数学成绩差异大和学习能力差异大的问题,开展了差异教学的教学实践研究。目的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来适应学生的差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道路质量检测任务日益加重,如何在不损坏路面结构和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速度的前提下,快速、准确获取路面及路下信息,从而掌握公路的质量、生命周期状况显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一直占70%左右,这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基础地位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为了保证煤炭工业的一定生产规模和能力,搭建高效、精干的矿建工
红外图像仿真系统是当前光电仿真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红外制导武器的设计与研制、红外系统的数字或半实物仿真评估、军事仿真训练、遥感数据场景再现等军事和民用领域
本文通过阐述无砂混凝土排水基层材料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结合目前常用的级配理论最大密度曲线理论、粒子干涉理论和贝雷法,对无砂混凝土的级配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当两种碎石的掺
布朗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蜂桶鼓舞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布朗族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迄今仍然保存着鲜活的生命力而呈现活态。位于云南
从民法和商法的关系到《商法通则》的制定以及怎样制定,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对“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体制进行了详细论证,结果发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被学术界称为“全球范围内的结社革命”运动使一大批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国涌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摆脱“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