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被学术界称为“全球范围内的结社革命”运动使一大批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国涌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摆脱“全能政府”的角色,一部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逐步交给市场和社会;同时,中国在经济转型期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客观上需要第三部门的介入和参与。在此背景下,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不容小觑。虽然目前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速度很快,面临着来自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机遇,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因此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探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作为对政府和市场进行补充和完善的第三部门,其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和规范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建议,主要从加强社会、政府和个人的资金支持、完善人力资源和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放宽双重管理体制的限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介绍,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系统介绍了非营利组织的一般理论,对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包括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分类、产生的原因,以及国内外一些典型的一般理论,为非营利组织做出了理论性界定;第三部分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与整合的问题做了铺垫;第四部分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模式进行介绍,以便从其发展经验中获得借鉴;第五部分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新时期如何发展提出几点针对性对策;第六部分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