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以古典芭蕾舞教学为例,说明在芭蕾舞教育过程中心理教学的重要性--暨教师是否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对于芭蕾舞专业的学生学习芭蕾舞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具体对芭蕾舞在中国发展现状的论述,说明“中国化”芭蕾舞教学法已经得到很好发展,更加适合中国人学习芭蕾舞并使中国芭蕾舞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在芭蕾舞教学过程较为重要的心理教学成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在教学中可能会被教师疏忽或者遗忘。在芭蕾舞课堂中,教师的作用除了表现在选择教学内容、把芭蕾知识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性。因为在训练中不光是舞蹈动作的训练,也是心理的训练,而往往有的时候心理训练更重要。如果教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话,那么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分别通过:新时期芭蕾舞教学的现状及芭蕾舞心理教学的特点;根据芭蕾舞中专教学的现状划分中专各学习时期心理教学的特点;芭蕾舞教师会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及解决方法等三个方面来论述芭蕾舞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说明心理因素对于芭蕾舞教学的影响和重要性。学生在中专学习各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如何更好运用心理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最终使学生成为芭蕾艺术人才。通过论述芭蕾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心理教学层面的问题并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利影响的教学问题,给出相应的个人建议,阐述芭蕾舞教师是学生能否调动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同时研究教师应如何避免在课堂中对学生造成心理的负面影响,也是芭蕾舞教育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调动好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芭蕾舞,同时可以让芭蕾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不断的提高芭蕾舞教学质量,真正的做到“教与学”的双重收获,同时也可以使中国的芭蕾舞人才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壮大,使我国的芭蕾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