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课堂互动成为一个颇受研究者瞩目的焦点。而在课堂互动中,师生互动尤其是教师的反馈行为一直占据课堂研究的核心位置,通过教师反馈和学生的领会学生能接受到正确的目的语输入同时验证学生自己的关于目的语的假设是否正确。本研究试图探究三个问题:(1)学生错误与教师反馈之间的关系。(2)教师反馈与学生领会之间的关系。(3)探究从学生角度分析那些因素影响教师反馈和学生领会的有效性。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有两种:课堂观察和访谈。通过课堂观察解决本研究的前两个问题。访谈是用来解决本研究的最后一个问题。通过对研究者家乡一所高中高一3个平行班18节课(每位教师6节课,共计810分钟),的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及分析得出如下的发现:(1)在所有学生的错误中,语音错误数量最多,但是教师并非对语音错误的纠正最多,教师对母语使用的纠错频率最高容忍度最低,因此对母语使用的纠错频率最高。除了词汇错误之外,其他错误的纠错频率都相对较高,这显示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度远远大于对语言的内容。(2)教师倾向于用重述法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和语法错误以及学生对母语的使用,但是对于学生所犯的词汇错误更倾向于用提示的方式进行纠错反馈。(3)教师的纠错行为与学生修正密切相关,重述更多的引起语音修正而提示多引起词汇修正、语法修正和对母语使用的修正。(4)访谈结果发现,从学生角度有许多因素影响教师纠错反馈和学生领会的有效性,如学生性格,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纠错时机,纠错方式等等。本研究试图揭示错误、纠错反馈和学生领会三者间的关系,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上,研究这三者关系可以证明纠错反馈具有意义,从实践层面上,近年来较多研究侧重于理论方便如研究错误分析以及纠错策略,关于错误、教师纠错反馈、学生领会的课堂研究较少,本研究试图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本领域的研究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