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重要的人格变量,学业自我越来越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初中生学业自我的研究和培养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翻阅文献和开放性问卷的基础上,确定初中生学业自我的定义及其结构,建立理论假设,利用心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编制初中生学业自我的测量问卷。然后,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影响因素,验证理论模型。本研究表明:1.本研究编制的《初中生学业自我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问卷由一般学业自我和学科学业自我分量表组成,可以作为我国初中生学业自我的测量工具。2.总体上讲,初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是较好的,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初中生总体学业自我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其具体维度上差异显著;学业自我的年级效应不显著,而学校类型的效应显著。3.初中生一般学业自我和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学科学业自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支持了I/E参照模型;除语文、艺术和体育自我外,初中生学业自我及其他因子的得分在三个不同成绩水平组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以班为单位,验证了大鱼小塘效应的存在。4.独生子女的学业自我概念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初中生的学业自我在不同的父母职业上存在差异;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学业自我水平越高;初中生的学业自我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母亲教养方式的拒绝否认因素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5.初中生学业自我及其诸因子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学业自我及其诸因子上的得分在P、E、N高-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E、N的得分在三类学业自我不同水平组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初中生的人格特征对学业自我发展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有紧密的关联;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和人格特征在父母情感温暖与学业自我之间起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