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环画到绘本的文化转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at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连环画的兴衰与绘本的兴起为线索,结合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环境的文化背景,纵向性研究从连环画到绘本的文化转型学理与动因。依据连环画与绘本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对转型过程进行历史性梳理,发现可以从两条主线进行分析:一是置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中进行分析,二是从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进行分析,而具体转型的原因可细分为文化与大众审美的转型、消费群体与出版业的转型,贯穿这两条主线的重要原因是信息化时代语境中,大众文化引导大众审美趣味的嬗变。本文第一章首先对涉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以时间和艺术样态为主要线索,梳理连环画与绘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题材与出版业的历史流变,并将重点放在艺术表现形式与创作题材上,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连环画文化特征与蜕变: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连环画以独特的叙事魅力发挥宣教、普及知识和娱乐文化生活的重要功能。伴随文化与社会格局的变迁,连环画走向黄金时代。功能上,由原来文革专制文化主导下的教化作用转而向对人道主义的思想启蒙;艺术形式上,由原来对崇高意识形态高度弘扬以及宏伟赞颂的共性追求转而向艺术家本体体悟里的个性体现。第三章论述连环画到绘本文化转型基础与条件。市场经济下,自由、开放的文化政策滋养了大众文化的繁荣生长。大众传媒促进信息全球化的同时,还以多元的视觉传播方式打破传统传播门类所限定的阅读方式。文化、社会格局变迁促使大众审美趣味与消费观念的嬗变,为连环画的文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第四章是连环画文化价值的变化催生绘本的兴起:大众审美观念直接影响了文化消费品的结构功能与整体文化价值取向。连环画在与其他大众文化商品竞争中,娱乐性被减弱,以另一种价值取向在艺术品市场重新获得定位。然而,作为精神粮食的印刷传媒依然受到市场需求,绘本以符合现代大众审美趣味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大陆掀起了阅读与创作热潮。第五章是大众审美视域下的绘本文化特征:绘本以图像叙事为主,并与文字脚本产生互文性,通过儿童视角展现对美的感知,平衡商业与艺术的关系,满足了繁忙都市生活中人们对于轻松趣味阅读的渴望和获得精神慰藉而非沉重说教的阅读初衷。但是,中国本土原创绘本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它们努力通过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语言而在国际市场中找到定位。综上所述,连环画和绘本作为大众的文化消费产品,体现大众性成为文化转型的重要原因,实质是大众阅读习惯与消费观念的变迁,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增大了文化消费的自由度,进一步促进了文化转型。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运营发展所要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风险性也在不断增大。而会计谨慎性原则就是专门针对企业所面临的不
<正> 确定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参变量取值范围问题,历来是各类测试和高考命题的热点。这类问题的解法各种各样,本文拟就化归法求解略述管见。因为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参变量的取值
<正> 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主要是艾弗里特(Hugh Everett,III),惠勒(J.A.Wheeler)、道奇(D.Deutsch),德·韦特(B.S.de Witt),格雷厄姆(R.N.Graham)和霍金(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苦芩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in Kuqin Compound,TAKC)保护F81细胞免受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损伤的作用机理,用CPV感染F81细胞,选择不同浓度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审美文化包括自然审美文化、社会审美文化和艺术审美文化三种类型。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旅游审美主体的差异决
维吾尔族婚姻多年前便引起学界关注,从"顶着压力"到"不明着谈"、"掏了洞的馕"与"处女情结"、"好女不等到十六七嫁"、从"没生育"到"没地位"、"雅克西"与"帕克西"等说法和问题所透射出的维吾尔族
中日战争时期 ,日本国内有许多侵略理论。这些侵略理论配合日本政府对外侵略政策 ,从理论上说明日本侵略的”合法”性 ,并煽动日本国民支持侵略战争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东亚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被确定为国家战略以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通过相互协商、制定政策等方式,在产业调整转移、环境保护、交通互联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积极的合作,并已取得初
<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有意义,即扎实。(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一节课中,学生的
期刊
<正> 量子力学建立于1925年。1964年,著名物理学家费恩曼(1918—1988)在康奈尔大学演讲时说:"曾经有一个时期报纸上说只有12个人懂相对论。我不相信真有那样的时候……但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