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连环画的兴衰与绘本的兴起为线索,结合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环境的文化背景,纵向性研究从连环画到绘本的文化转型学理与动因。依据连环画与绘本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对转型过程进行历史性梳理,发现可以从两条主线进行分析:一是置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中进行分析,二是从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进行分析,而具体转型的原因可细分为文化与大众审美的转型、消费群体与出版业的转型,贯穿这两条主线的重要原因是信息化时代语境中,大众文化引导大众审美趣味的嬗变。本文第一章首先对涉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以时间和艺术样态为主要线索,梳理连环画与绘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题材与出版业的历史流变,并将重点放在艺术表现形式与创作题材上,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连环画文化特征与蜕变: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连环画以独特的叙事魅力发挥宣教、普及知识和娱乐文化生活的重要功能。伴随文化与社会格局的变迁,连环画走向黄金时代。功能上,由原来文革专制文化主导下的教化作用转而向对人道主义的思想启蒙;艺术形式上,由原来对崇高意识形态高度弘扬以及宏伟赞颂的共性追求转而向艺术家本体体悟里的个性体现。第三章论述连环画到绘本文化转型基础与条件。市场经济下,自由、开放的文化政策滋养了大众文化的繁荣生长。大众传媒促进信息全球化的同时,还以多元的视觉传播方式打破传统传播门类所限定的阅读方式。文化、社会格局变迁促使大众审美趣味与消费观念的嬗变,为连环画的文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第四章是连环画文化价值的变化催生绘本的兴起:大众审美观念直接影响了文化消费品的结构功能与整体文化价值取向。连环画在与其他大众文化商品竞争中,娱乐性被减弱,以另一种价值取向在艺术品市场重新获得定位。然而,作为精神粮食的印刷传媒依然受到市场需求,绘本以符合现代大众审美趣味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大陆掀起了阅读与创作热潮。第五章是大众审美视域下的绘本文化特征:绘本以图像叙事为主,并与文字脚本产生互文性,通过儿童视角展现对美的感知,平衡商业与艺术的关系,满足了繁忙都市生活中人们对于轻松趣味阅读的渴望和获得精神慰藉而非沉重说教的阅读初衷。但是,中国本土原创绘本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它们努力通过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语言而在国际市场中找到定位。综上所述,连环画和绘本作为大众的文化消费产品,体现大众性成为文化转型的重要原因,实质是大众阅读习惯与消费观念的变迁,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增大了文化消费的自由度,进一步促进了文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