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全球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船舶制造业从传统的机械化工厂逐步向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工厂过渡,并且在生产设计、装配设计、精度检测等多个方面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而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对产品的制造周期,生产成本的要求日益严格。在船舶制造业中,装配环节一般耗时最长,消耗资源最多,而在船体装配中,分段装配所占工时大约在总装配的一半左右。因此把控装配流程,推进装配进程,评估装配方案将起到节省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的作用。装配流程及方案通常以装配序列的形式表现,因而合理的装配序列规划的研究能够有效的达成促进生产、缩短制造周期的目的。但通过对文献的查阅与学习,发现装配序列的规划方法上有不足之处。针对装配序列规划对各个装配体之间装焊工艺判断不明确,各个工序的确定模棱两可,装配工时的计算不能准确的落实到每个部件、每个工位等问题,本文对装配工序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装配模型的装配工时计算方法。区别于其他复杂装配体,船体分段体积庞大、重量大,并多以组立为船体分段建造的基本单位,每个中/小组立都有对应的建造场地。若干小组立建造完工后于中组立建造场地组成中组立,中组立完工后于大组立场地组成船体分段。同时对建造胎架有着严格的要求,每个基准面相对应的胎架的要求也截然不同。而且建造基准面的选择会限制影响后续的安装定位及焊接工序的质量与效率,这就形成了船体分段与其他复杂装配体最显著的区别。本文通过对船体装配流程及工艺的分析,并与装配工时相结合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由小组立形成至大组立形成阶段中的关键工序;找出船体分段装配问题的关键因素,建立了装配工序模型;针对传统装配序列对装配逻辑与装配关系表达不明确等问题,重新定义了装配序列的表达意义,增添了组立划分情况与组立基准面选择的判别条件,使之能够适应于船体分段;对于不同的装配方案,建立了以判别装配方式、焊接方式及安装定位方式为核心的计算方法模型,达到对各个装配工序步骤的准确判断。最后根据各装配工序的效率计算装配工时。本文通过对实例分段模型及数据的分析,建立有效装配信息数据库,并用Matlab编辑计算方法实现信息提取及计算方法的自动化,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对于已知船体分段和已给定的装配序列能够快速的判别装配路线中各个装配环节所采用的装配方法与手段,确定各工位所耗工时,为更方便的评估装配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达到节约船舶生产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