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研究

被引量 : 105次 | 上传用户:spider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总目标的提出指明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推进并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整个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基层确立并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从这一治理格局的构成要素来看,既涉及作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重要内容的基层政府管理体系,又包括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基本形式之一的村民自治体系。从这一治理格局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看,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体系与村民自治体系彼此分立运行,二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互动机制和渠道,致使“乡政”与“村治”的治理关系不时出现矛盾冲突甚至“断裂”的严重后果,既极大影响了农村基层政府治理体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也严重损害了村民自治体系健康良性的发展,给推进并实现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造成了诸多困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农村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步伐加快以及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局势越来越复杂,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社会阶层分化所带来的治理碎片化的挑战日趋加剧。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传统的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乡政”主导“村治”的农村基层治理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乡政”与“村治”平衡协调运行、自上而下的国家管理体系与自下而上的社会治理体系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新型城乡治理模式。而构建这一新型治理模式的关键是要推进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体系与村民自治体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构建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互动治理的体系格局,即在农村基层治理中逐渐形成一种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共同治理农村社会各项事务的一种治理形态。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所涌现出的诸多民主创新实践都基本体现了这一治理形态的基本特征,突显了农村基层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农村民主治理的客观需要,因而能够成为农村基层实现善治的一条可行路径。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研究课题,并以此作为推进和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农村基层互动治理体系格局的确立和发展对于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无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研究的主题为农村基层互动治理,其主要围绕农村基层治理的两大主体——基层政权管理体系和村民自治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变迁为研究主线,依据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机制变迁——机制构建——机制有效运行”这一逻辑思路,集中分析和阐述了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学理基础、变迁历程、逻辑动因、现实阻碍、主要成因以及互动治理机制的构建和有效运行等问题。全文框架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包括引言、结论和五章的正文内容,主要写作思路和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从选题依据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不足之处等四个方面对本选题研究进行了总的分析和阐述,这是本文的研究起点和根据。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即本文的第一章至第五章。具体写作内容如下:第一章,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学理分析,主要从学理层面集中分析和阐释了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现实条件和现实意义等问题;第二章,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关系变迁的历史与逻辑,主要从历史发展历程和逻辑嬗变的角度阐述了农村基层互动治理关系的演进历程、基本特点和内在的逻辑动因等问题;第三章,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现实境遇,主要从现实实践层面集中分析和探讨了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实践困境和受困的主要成因等问题;第四章,美国地方互动治理的经验借鉴,主要从域外经验借鉴的角度以美国地方治理为例,集中研究和分析了美国地方互动治理的历史与现实基础、基本的运行过程和主要实现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地方互动治理的基本经验,探讨其对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启示意义;第五章,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机制的构建,着重探讨和研究了农村基层互动治理机制体系构建的问题,具体讨论了包括农村基层互动治理机制的构建原则、运行要素、构成内容以及有效运行的现实路径等基本内容。上述这五章内容是本文写作的核心部分,构成了本文的主体。第三部分是结论,主要论述了农村基层互动治理体系的确立和制度化发展作为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制度成果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农村基层互动治理机制良性运行所面临的一些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路径策略,总体上,对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展望。通观全文,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体系格局的确立和发展有其深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是一条农村基层治理的可行之路。理论上,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发展规律,实践上,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公共管理改革的潮流和中国农村基层治理趋向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民主共治的现实状况。尽管中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制度困境和现实瓶颈,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势必将成为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对此进行集中系统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主要讨论了矿井电气安全现状,分析了引起瓦斯爆炸的点火源种类,指出了矿用低压电缆是整个电网的最薄弱环节,在充满甲烷空气混合物的爆炸试验槽内进行了电缆故障形成时间的实验研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职业教育愈发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扶植,以期职业院校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掌握熟练技术的劳动者,但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不容乐观的形势是职业院校特
<正> 一、前言在城市蒸汽输送热力网设计中,过热蒸汽经常遇到管径的选择及管网压降温降的计算问题,即过热蒸汽管网的水力计算与热力计算问题。它的计算要比饱和蒸汽的计算复
<正>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有许许多多的筹资方式,并且这些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企业若要筹得足够的资金以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各种方式的特点,选
<正> 随着市场边界的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企业能否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影响因素众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对企业产品分销渠道成员的选择、激励与控制。特别是在诸
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评价体系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权力的运行也是非常必要的,必须确保企业的科学决策权的重要意义。在本文中,通过对电力企业
目前,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我国学术界尚存在一些争议。本文通过对存在争议的特征的剖析,认为以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从哲学角度理解比客观性、真实性更为合理;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独特作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交叉渗透,社会结构转型
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应受到限制,要采取股票期权激励手段对管理者职工进行激励,还应加强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相关管理人
该文在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关概念之后,分别对国外、国内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历程进行了概述。最后作出总结,认为天然气水合物因具有强烈的声反射效应,对其进行的地球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