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宇宙射线中的μ子天顶角测量系统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带电高能次原子粒子,穿透大气层时会产生二次粒子。由于寿命短、被介质吸收、衰变等原因,最终到达地球表面的二次粒子90%为μ子。它们大部分带正电,入射地球后在地磁场作用下发生方向偏移,造成不同方向地表宇宙射线通量的差异,这就是地表宇宙射线的东西南北效应,该效应对人类研究宇宙射线、地磁场等领域非常重要,但因探测方式复杂、实验地区较少、实验成本较高等原因,最终测量数据较匮乏,该领域科研和教学工作较欠缺。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一种间接测量地表宇宙射线中的μ子天顶角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两个多丝正比室探测器组建地表宇宙射线天顶角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多丝正比室探测器、放大与甄别电路、多路时间测量模块、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读出模块组成,无需其他放射源即可进行核物理实验。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设计了有效面积为200mmx200mm、利用延迟线读出的多丝正比室探测器。丝室结构为:阳阴极平面间距8mm,阳极平面由48根有效长度200mm、间距4mm、直径20um的平行镀金钨丝组成;阴极平面则采用长200mm、宽4mm、间隙1mm且中间设有0.4mm保护条的铜条读出结构;延迟线采用L=1uH,C=25pF延迟网络。并设计了满足系统需求的前端电子学电路,包括阳极高压、多级放大与甄别电路及时间测量电路等。经测试,两个多丝正比室探测器对地表宇宙射线中μ子的探测效率分别为78.57%和81.13%。2.采用粗计数和细时间相结合的方法,在FPGA上实现了精度为1ns以内的多路时间测量,实际测得的统计误差在400ps以内,满足三通道九路信号间的时间测试需求。FPGA固件程序主要由PLL、粗计数、细时间与编码、数据合并与转换、数据缓存和发送五个模块组成。3.使用W5500芯片实现了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数据读出方法。该方法能将实验测得的每个有效事例数据通过网络读出并传输到后端进行统计处理。经测试,系统可在8M/s的通信速率下完成数据的无误传输。目前系统已完成初步测试工作,数据结果经Origin软件拟合符合经验公式I(θ)=I0COSαθ,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拟合的α参数分别为1.92、1.81、2.29、1.47,东西与南北方向μ子通量不对称性分别为2.65%与8.04%,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地表宇宙射线的东西南北效应。
其他文献
热电材料可以在固态下直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对于实现废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热电效应的器件具有无需气液循环系统、无噪音,可靠性高等多重优点
汞离子、硫化氢(H2S)和生物硫醇(GSH,Hcy,Cys)在环境及生理活动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的失调会带来不良的生理反应。例如,Hg2+不易被降解,积聚造成环境污染,经食物链进入到人体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无疑从顶层设计层面给西南地区各省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西南地区多山的自然地貌特征,决定了在加快基础设施网络铺设的过程中,要
纳米材料介导的光热疗法由于其具有较小的侵袭性和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选择性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癌症研究。但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间质液体压升高、细胞外基质密集、细胞生长的侵蚀性和纤维化,使得大尺寸的光热纳米材料不能到达更深的肿瘤组织,从而影响肿瘤深部的光热治疗效果。并且较大尺寸的光热纳米材料在治疗后长期或甚至永久地滞留在体内,会对健康组织/器官产生不可忽略的毒性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渗透于肿瘤组织深部,并且具
自从M.H.Stone在1932年提出了 Stone定理以来,Banach 空间中的线性算子半群理论逐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算子半群方法已经成为研究数学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作为乘积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因其结合稀土离子的光电磁特性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独特多样结构而成为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构筑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镧系金属有
吡唑啉是重要的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通过缩合反应,环加成反应以及分子内环化反应等方法可以合成结构多样的吡唑啉类衍生物。以β,γ-不饱和的腙类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通过光
近年来,构建核壳纳米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开发多功能纳米诊疗平台的有效方法。对于光响应多孔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来说,它不仅具备光响应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可控的优势,而且还具有
基于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FWM)效应的全光纤光学参量振荡器(Fiber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FOPO)因其可以实现新波段激光输出且输出波长在一定范围内可连续调谐
近年来,在航空航天、军用装备、医疗用品、微波器件等领域中,电子元件不断向轻量化与小型化发展,不断要求功能更强、尺寸更小、可靠性更高的微结构。对于微米尺度的细丝与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