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区位的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区位成为最具有时代特征的空间结构形态之一。知识经济对人员素质的高要求加剧了对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使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通过对人才的培养,科学的创新,社会的服务等功能正成为培育经济竞争区位优势的重要力量。一个区位条件优越的大学,不但自身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也可对所在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反之,大学的发展将可能会举步维艰。文章以区位理论为基础,以时间轴和空间轴两个方向为研究角度,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区位影响因素和区位特点,认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区位,在时间尺度上有着连续性和继承性,在空间表现上呈现由点状集中向面状扩散的过程,但聚集因素依然明显,呈现宏观区位的扩散化和中观区位的聚集化。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前提,对我国高等院校分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我国高等院校区位的主要因素,及未来我国高等院校区位发展的方向,即普及化、集约化、郊区化和社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