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与画的结合是我国绘画的突出特点,中国绘画历来就很注重诗与画的结合,“诗”与“画”的关系也是十分微妙的。诗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诗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现物象,属于文学范畴;而绘画则是以颜色、线条、笔墨的形式来表现物象,属于造型艺术,但两者的关系却是密不可分的。绘画中的诗意追求最早产生于题画诗的出现,之后是唐代王维将诗意融入到绘画中,他将诗词的写意性与山水画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水墨简淡的绘画风格,从而使山水画具有了一种诗意美。唐代以后,绘画与诗歌逐渐结合紧密,画家们开始注重在画面中表达一种诗意,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宋朝晁以道曾有诗说:“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是在说绘画通过诗才能更好地表达出画外的意境,使画面在立意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同样,诗歌里所描写的物象通过绘画的表达才能将抽象变为具象,才能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形象。山水画中诗意追求的审美趣味初步形成于北宋后期,诗与画能够互相转换的理念出现在北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中间。到南宋时期,诗意追求的审美趣味发展到了最佳水平,并且成为南宋山水画的美学特色。这种审美趣味由帝王自身的爱好逐渐影响到了南宋院体画家,其中尤以马远、夏圭最具代表性,他们在追求再现客观物象的基础上,强调诗意的表达,注重主观情感的融入,在山水画绘画风格上形成了“边角之景”的构图形式,创造了与北宋时期完全不同的一种艺术境界,并且开创了南宋山水画的新面貌,对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图示分析、个案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以南宋画家马远作品《水图》中的诗意追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水图》中诗意追求的体现从而扩展延伸到马远山水画中诗意追求的具体体现,并且分析诗意追求审美趣味的形成以及对后世山水画影响与启示,从而进一步启发自己,使自己的山水画创作更加具有诗意之美。本文第一章是介绍画家马远的生平以及山水画中诗意追求审美趣味产生的时代背景,简要阐述从魏晋时期山水画的萌芽到南宋时期山水画的转变对马远绘画风格的影响。第二章概述了马远作品《水图》的内容及其诗意追求的体现,主要是从画面的构图、笔墨、线条、光影变化、水波姿态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第三章是介绍马远山水画中的诗意追求,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马远山水画中诗意追求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写马远山水作品中诗意追求的具体体现,包括构图布局、笔墨技巧、虚实留白三个方面。第四章介绍的是马远山水画中诗意追求的影响与启示,第一部分主要写对后世山水画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写对日本水墨绘画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写对自身山水画创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