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蜂窝物联网的性能分析及资源管理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实现人-物及物-物泛在连接的通信网络,物联网未来将逐渐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实现城市智能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实现物联网信号的远距离传输,蜂窝物联网被广泛研究。蜂窝物联网应用众多,例如:共享单车、智能抄表、无线报警等。随着各类应用的发展,人们对蜂窝物联网的覆盖可靠性、服务质量、频谱效率、计算效率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大量智能终端的涌现使蜂窝物联网逐渐向密集化的趋势发展。密集蜂窝物联网具有干扰复杂、海量终端接入、上行业务占比大、终端收集数据量大等特征。这些特征导致了系统覆盖可靠性的降低、终端服务质量的下降及计算负担的增加。为应对上述挑战,引入先进技术探究系统的极限性能并通过资源配置优化对系统性能加以改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上述蜂窝物联网的特征,从传输和应用两个层面对密集蜂窝物联网的性能分析及资源管理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通信网络的组网、接入、传输、计算四个部分。在传输层面,首先以保障网络可靠覆盖为目的,第2章分析系统信干比(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SIR)覆盖概率,为基站部署提供理论支持。其次,以改善终端服务质量为目的,第3章及第4章结合海量终端及系统上行/下行业务特性,分别引入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和全双工技术,研究提高频谱效率的终端调度及功率分配方法。最后,在应用层面,以降低系统计算负担并保障数据安全为目的,第5章研究了基于传播网络的无线网络联邦学习方法。论文的创新型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由于密集蜂窝物联网具有干扰复杂的特性,当数据包随机到达时,基站间数据队列动态变化,队列长度存在极强的空间相关性。本文首先分析队列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后依据系统稳定时基站的数据队列长度,将系统重新建模为两队列长度近似模型。利用随机几何及排队论,推导基站队列稳定时的SIR覆盖概率。其中,本文提出一种迭代算法用于计算短队列基站激活概率。为降低算法计算复杂度,在每轮迭代中用Beta分布对基站服务速率的分布进行近似。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组网模型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之间的相似性及算法收敛性。2)由于密集蜂窝物联网具有海量终端接入的特性,为改善服务质量,本文引入NOMA技术,研究NOMA系统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可行域表达式及达到其帕累托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为刻画SINR可行域,首先研究终端SINR可行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后建立优化问题分别求解多小区上行及其对偶下行NOMA系统SINR可行域上边界。根据矩阵分析理论推导二者的闭式表达式并严格证明二者的SINR可行域相等。为得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首先分析终端最优解码顺序的满足性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终端解码顺序及功率分配的迭代算法。最后,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收敛性及其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有效性。3)由于密集蜂窝物联网具有上行传输业务量大的特性,为改善服务质量,引入全双工传输技术。本文首先设计频率复用方案以降低小区间干扰。而后以最大化系统最大最小公平速率为目标,设计目标小区的上行/下行传输方向分配、终端配对及功率分配联合优化方案。由于优化变量具有不同的变化频率,优化问题被建立为二维时间尺度问题。问题求解前,首先证明优化问题是非确定性多项式困难的。而后针对非满负载及满负载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两阶段算法,得到上行/下行传输方向及终端配对次优解。在此基础上,通过连续凸近似或加权最小均方误差方法得到相应的功率分配方案。最后,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及不同流量负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由于密集蜂窝物联网具有海量终端且收集数据海量的特性,终端数据集是非独立同分布的,这额外增加了中心服务器的计算负担。为保障数据安全性并降低计算负担,本文引入传播网络描述数据传播过程,研究基于传播网络的无线联邦学习算法终端调度及参数更新策略。首先在传播网络中引入Katz中心性以刻画终端(数据)影响力。其次,依据影响力不同,提出无线联邦学习终端调度及参数更新方案。由于信道具有不确定性,利用随机几何推导参数信号的传输成功概率。基于一系列关于损失函数的基本假设,本文利用范数不等式完成算法收敛性证明。最后,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比较了不同参数对算法准确度及收敛速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化养老服务为解决严峻的老年人服务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聚焦我国智慧化养老服务实践和智慧化养老服务的价值核心,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构建以老年人为中心的社会服务革新路径。研究发现:智慧化养老服务实质是以信息技术为内核的互联机制所形成的新平台和新格局,依靠"技术性"互联机制、"技术+老年人"互联机制以及"技术+社会"三种互联机制,构建资源整合、组织协调的智慧化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向老年群
德国是全球较早步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积极应对,在老年居住与养老模式的发展上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本文首先介绍了德国老龄化的背景和老年人的特点,探讨老年人居住选择的基本情况,阐述德国适老居住类型的研究和实践历程。通过比较与归纳,从居住空间、服务配备、各自优缺点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阐释了七种适老居住类型的特点,确定其各自对不同需求老年群体的适应性。重点从概念、范畴、类型和实践几方面
本文结合我国对轨道交通制动领域服役安全性要求的重大工程需求,以28Cr Ni Mo制动盘材料和实际服役制动盘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高速列车制动盘摩擦面裂纹扩展和微结构演化的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制动盘材料28Cr Ni Mo为中碳低合金钢,其原始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所测算的断裂韧性KIC为117.9 MPa·m1/2、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Kth为9.9MPa·m1/2。对有热裂纹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2008-2020年259篇文化养老研究文献的题录数据,运用VOS viewer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以把握此问题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并对未来发展予以展望。研究发现,十余年间,文化养老的关注对象集中于离退休老年人,供给主体侧重于老年大学、公共图书馆和社区。演进趋势包括两个方面:从发文量来看,研究热度与国家出台的文化养老政策密切相关;从内容来看,供给主体呈现出由老年大学转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桥梁在线路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列车的运行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列车会经常驶过平原、荒漠戈壁、跨江跨海桥梁、峡谷山区等容易遭遇大风的地区,由强风引起的列车倾覆、停运晚点等事故屡见不鲜。为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性,本文针对高速列车在地面、简支箱梁桥和大跨度钢桁梁桥三种常见路段上行驶时的横风气动特性与运行可靠性展开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Com
本文的出发点是Schulte和Weiss在[Problems on polytopes,their groups,and realizations,Periodica Math.Hungarica 2006,53:231-255][1]中提的一个问题:设n是一个正整数,p是一个奇素数,刻画自同构群的阶是2n和2np阶的正则多面体.本文主要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工作,然后利用取得的结果研究2n阶正则超多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期刊
学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优异的光电性能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激光、发光二极管以及光电探测器等领域。基于钙钛矿材料的光电探测器,目前可探测的波长范围已经从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光拓展到了X射线区域,并且器件的性能还在不断地提高。尽管基于钙钛矿材料的光电子器件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但是钙钛矿材料本身的一些基础物理问题还没有被系统地研究。此外,钙钛矿材料在潮湿的环境中的不稳定性一直以来严重制约着其在
车务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一个以“人员”为核心、“管理”为中枢、“设备”为基础、“环境”为条件,实时监控的、开放的、动态运行体系。人员作为车务系统最重要、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既是日常管理的实施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事故的引发者,又是受害者,具有双重属性,其安全的行为活动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及铁路安全管理理念逐步向“风险管理”、“以人为本”、“个性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