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细胞生长-灭活一维模型,讨论了模型中簇分布的规律.在这个模型里,引入了簇的概念,簇的大小是指连续被占据的格点数目.我们记录了具有不同尺寸s的簇的数目n(s).采用计算机模拟来实现这个模型,以不同的格点占据几率p来分析这个模型.显然,对于同样一个p值,簇会有许多不同的排列情况,但这不影响我们对感兴趣的变量的讨论,因为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格点被占据与否,以s和n(s)这两个变量来研究,考虑的就是模型里一些统计性质.模型里所有的格点取值相互独立,采用随机数来对格点赋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独立性.该文详细介绍了BS模型,并就这个模型的一些不同的定义和研究方向做了对比.我们讨论了在SOC模型中非常关键的幂次律,分析了真实世界或是模型里相互作用对于自组织的意义.另外,文章还就自组织临界性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困惑做了讨论,也提出了许多仍然值得继续关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在生物医学领域,"程序性细胞死亡"这一开创性工作.它为研究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是该文工作的一个生物背景.作为对这个模型中自组织机制的一种探求,我们有意识地采用了双对数图来分析数据,看看有没有我们所关注的幂次律.我们发现在p=0.5的邻域,n(s)与s在双对数图上有近似的线性关系,但对于其它较大或较小的p值而言,两个变量并没有理想的线性关系.不可否认,在模型中会存在边界条件的影响,毕竟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限尺度的模型.对于在p值较大时呈现的近似多标度的性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