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离子对湿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影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7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是人工湿地(CW)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结合,是一种在微生物的催化下,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换装置,能同时实现污水净化和能源转化。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浓度的二价铜离子、六价铬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对CW-MFC系统产电及净水性能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来模拟不同浓度三价铁离子和进口COD浓度对CW-MFC输出电压的影响,确定CW-MFC系统最佳进口COD浓度范围为200mg/L-300mg/L和三价铁离子的参考浓度200mg/L。以MFC为基础,选择活性炭毡-泡沫铜为阴极、活性炭毡-铜网为阳极、陶粒和柱状活性炭为基质材料、富贵竹为湿地植物搭建四个平行的CW-MFC实验系统;系统一为空白对照组,系统二、系统三和系统四为探究不同重金属离子浓度对CW-MFC性能影响的实验组。为了减小CW-MFC系统在进行正式实验时带来的误差影响,对CW-MFC系统进行了预实验调试。调试实验表明向系统中投加硝化细菌有助于硝化系统的建立,提高电池的产电净水效果。调试完成后的输出电压峰值、最大功率密度、库伦效率比调试前均有所提高,后期的氨氮平均去除率可达77.1%。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对CW-MFC系统产电净水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向系统中添加适宜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对CW-MFC系统的电性能、COD和氨氮的去除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浓度过高时,重金属离子会抑制微生物活性、导致微生物中毒,从而影响CW-MFC系统的产电净水能力。Cu2+、Cr6+、Fe3+浓度分别为50mg/L、50mg/L、200mg/L时,电池的电性能表现最佳,输出峰值电压分别为173m V、175m V、230m V,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32.063m W/m~3、30.720m W/m~3、49.038m W/m~3;Cu2+、Cr6+、Fe3+浓度分别为50mg/L、20mg/L、200mg/L时,净水性能最好,COD去除率分别为90.1%、91.9%、90.4%,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7.5%、78.8%、84.6%。
其他文献
研制高效的汽轮发电机组对于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提高发电效率至关重要,同时优化叶片的气动性能、降低叶型损失对于汽轮机来说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哈尔滨汽轮机厂的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汽轮机组中压第12级叶片进行研究,通过动、静叶平面叶栅、静叶环形叶栅吹风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变冲角下动静叶叶型气动性能和损失机理。通过改变雷诺数工况,基于熵产损失预测方法对静叶片进行验证,可对经典损失预测模型拟合修正,
我国输电电网建设向着特高压、智能化发展,电网规模、容量以及地理跨度日益扩大,因此电网受恶劣气象条件影响而发生的舞动灾害也随之增加。输电线一旦发生舞动事故可造成本身断裂、铁塔损坏等,严重威胁输电网的安全运行。而要优化舞动机理、量化自然气候对舞动的影响、进行舞动防治及安全预警等都需要舞动发生时舞动幅值、频率等特征参数的支撑。本文针对此需求,进行舞动监测与特征参数辨识的技术研究,设计并实现舞动监测系统,
霍尔电推进以其比冲高、寿命长、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大量应用于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南北位保、轨道转移等任务。作为霍尔电推进系统关键组件之一的电源处理单元,其组成中包含阳极电源、磁线圈电源等电推进电源模块。阳极电源的供电通常来自存在电压波动的非调节母线,因此要求阳极电源能够适应宽范围的电压输入。磁线圈电源则是为内外磁极线圈提供不同挡位电流的恒流源,要求实现宽范围的输出。由于二者需要较宽的增益范围,常用于LL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量发射源多采用桥式拓扑,其输出电压只能在母线电压以下调节,极大地限制了系统的功率输出能力和电压调节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准Z源逆变器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对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就系统功率控制和效率优化问题进行了论述。准Z源逆变器通过控制其后的H桥开关器件完成升压和逆变的功能,在正弦脉宽调制方法下,可将直通状态插入到零矢量中,从而在不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中测量技术日新月异地革新,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愈来愈高,其中交流电压测量更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技术。国外的各大万用表厂家以及研究机构对交流电压测量技术的研究较为完善,而国内由于起步较晚,在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范围上照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测量方案,针对硬件电路原理、校准方法以及元器件精度等缺陷进行改善,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深入了解现阶段主流的交流电压测量方法,分析比较各
随着风电装备发展,超高度塔筒结构作为多兆瓦级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结构,在面对多种工况时,对其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超高高度多兆瓦级风电装备需求,本文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塔筒结构承载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探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新型塔筒并开展了其性能分析,以实现节约成本、高效建造的新型风电装备塔筒发展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强度理论,建立装配式塔筒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应力验算方法,并开
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本文在分析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有效的实践策略,希望能让初高中数学实现有效衔接,满足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基本需求。
天然气为核心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实现终端用能、多能异质供能优化的典型综合能源供给方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多省,为我国东北地区提供了天然气资源有效补充。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北京以南地区已经多有示范和应用,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是尚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家煤改气、双碳目标的要求下,如何在低品位热能供热需求达到50%的高寒地区实现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天然
近年来,感应加热技术凭借其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本文将感应加热技术应用于大调节比煤粉燃烧器中,利用快速升温的高温壁面直接点燃煤粉气流,从而应用于600MW亚临界锅炉的点火及低负荷稳燃过程中。对该项技术展开详细的模拟研究将有望解决目前制约电网中风光发电消纳难的问题,使电站锅炉的灵活、深度调峰成为可能。本文的模拟工作主要基于ANSYS 2019R3软件,分为感应加热壁面升温
金属配合物在医药工业、化学分析、分离提纯等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Au(Ⅰ)配合物是d10闭壳层电子结构,整个配合物分子呈氧化状态,且Au(Ⅰ)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多变,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独特,不仅在荧光检测、工业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在抗肿瘤、抗菌、蛋白抑制剂等生物医学领域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氯金酸与甲硫氨酸合成了Au(Ⅰ)-Met配合物,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探究,并将其应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降解与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