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骆驼祥子》文化意象翻译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意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因此,文学作品的翻译离不开对文化意象的处理与翻译。本文选取《骆驼祥子》这部富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意象的翻译进行客观的对比研究分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深刻的环境描写以及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闻名于世。该作品至今已有四个英译本,其对文化意象的翻译不尽相同。本文选取施晓菁与葛浩文的译本作为对比对象,以关联理论及其关联理论翻译观为研究视角,将原文中的文化意象细分为自然意象、社会意象以及人物形象意象三种类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可能影响其翻译的三个因素:意识形态、文化身份和宗教。关联理论提出交际是推理与明示的过程,同样,关联理论翻译观注重译者对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以及交际意图的推理和理解,通过语境转换为目标语读者创造与原文读者相似甚至相同的认知语境,使其花费最少的努力而获得最大关联性。本文以以上概念作为对比分析的评价依据,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衍生出以下结论:首先,在译文质量上,作为中国本土译者的施晓菁与作为汉学家的葛浩文做得同样出色,他们均正确地译出了文化意象的内涵和原作者的意图。然而在细节的处理上,葛浩文要更胜一筹。其次,在翻译策略上,施晓菁主要采用归化的方式,试图使译文更加接近目标语的特点。而葛浩文更加迁就源语的语言特点,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了源语的表达形式。作为目标语读者的代表,他的译本更符合英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语言更为地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意识形态、文化身份和宗教这三个要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译者对文化意象的翻译处理。本文最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译者应在正确理解源语文化意象含义的前提下,保持其语言形式并加以相应解释,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煤矿资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支撑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煤矿开采与生产都已经逐进入自动化阶段,所以,井下机电设备对煤矿安全生产是不是有
新闻侵权的高发生率让新闻界和法律界人士格外注目:所谓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名誉权是非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探讨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等5家医院的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
英国诗人乔治·戈登·拜伦在清末民初的中国声誉斐然,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阶段,蔚然成风的翻译文学在启迪民众摆脱蒙昧之时,也为季世文坛洒下了甘霖,
该文探讨环境设计专业外国建筑史课程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改变教师单向输出知识的课堂局面,建立多维教学模式,整合角色体验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四维课
卢帕(Lupa)金矿田位于坦桑尼亚西南部,是仅次于北部维多利亚湖金矿田的重要产金区。通过区域1∶25万原生晕地球化学测量结合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分析发现,本区Au元素在片麻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