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盾蚧是红树林重要害虫类群之一,在福建、广西等地红树林中危害严重。目前,现有的红树林盾蚧研究主要集中于盾蚧种类鉴定、种群动态及生活史等方面,对红树林盾蚧的种类调查、发生规律和危害研究较少。因此对本论文以秋茄红树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野外调查方法、分子标记技术、植物生理学及转录组学分析方法等,详细地研究秋茄红树林内的盾蚧种类、数量动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红树植物的危害等,全面探究红树林中的盾蚧危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盾蚧是红树林重要害虫类群之一,在福建、广西等地红树林中危害严重。目前,现有的红树林盾蚧研究主要集中于盾蚧种类鉴定、种群动态及生活史等方面,对红树林盾蚧的种类调查、发生规律和危害研究较少。因此对本论文以秋茄红树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野外调查方法、分子标记技术、植物生理学及转录组学分析方法等,详细地研究秋茄红树林内的盾蚧种类、数量动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红树植物的危害等,全面探究红树林中的盾蚧危害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共发现13种红树林盾蚧,其中厦门有8种,分别为考氏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秋茄牡蛎蚧 sp.、片盾蚧 Paratoria sp.、肾盾蚧Aonidiella sp.、褐圆盾蚧 sp.、刺圆盾蚧 Octaspidiotus sp.、松针盾蚧Chionaspis pinifoliae及圆盾蚧亚科1种(未定)。在漳州、泉州、宁德等地红树林除发现上述种类外,还有糠片盾蚧Parlatoria pergandii、松片圆蚧Aonidiellapini、酱褐圆盾蚧 Chrysomphalus bifasciculatus、橘黄肾盾蚧 Aonidiella citrina等。其中,片盾蚧属、肾盾蚧属、刺圆盾蚧属、松针盾蚧、松片圆蚧、酱褐圆盾蚧等在中国红树林中为首次报道。2.以COI和28S序列构建红树植物秋茄及陆地植物上的13种盾蚧的邻接树,基本可以将13种盾蚧中的同属种或近缘种聚为一类,反映了良好的系统发生关系,因此可以利用28S、COI序列对红树植物上的盾蚧种类进行初步鉴定。利用COI序列对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考氏白盾蚧种群单倍型少,核苷酸多样性低,种群遗传多样性低。3.考氏白盾蚧和秋茄牡蛎蚧是危害厦门秋茄红树林的主要盾蚧种类。考氏白盾蚧主要危害嵩屿码头和泰地的秋茄红树林,5月、12月为危害高峰期;秋茄牡蛎蚧主要危害嵩屿码头、集美的秋茄红树林,种群数量低于考氏白盾蚧,嵩屿码头红树林的盾蚧数量高峰期为7月、12月,集美红树林的数量高峰期为4-5月;松针盾蚧仅危害筼筜湖的秋茄,3月种群数量最高;其它盾蚧种类的数量和感染率均较低,危害较小。不同季节上看,嵩屿码头春季秋茄叶片上的考氏白盾蚧1龄若虫、2龄若虫及雌成虫数量均为最多,而秋季各虫态的数量最少。4.从不同叶龄看,盾蚧低龄若虫主要分布于秋茄枝条的幼嫩叶片,高龄若虫及成虫则主要分布于成熟叶和老叶。根据秋茄植株分布的位置看,位于红树林内侧的植株盾蚧数量及叶片感染率最高,中、外侧依次递减。不同林分中,秋茄和无瓣海桑混交林的秋茄牡蛎蚧数量显著低于秋茄纯林,而考氏白盾蚧的数量差异并不显著。从植株高度看,1.0-2.0 m的秋茄植株和叶片受盾蚧危害最为严重。5.回归分析表明,湿度对考氏白盾蚧种群、秋茄牡蛎蚧种群数量有显著影响,对松针盾蚧种群有极显著影响。温度、降水与盾蚧种群数量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存在其它因素的干扰。6.随着盾蚧危害程度的增加,秋茄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也明显下降。受害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SOD、PPO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CAT含量先上升后下降。7.利用转录组分析方法,从受盾蚧危害的秋茄叶片中获得96197个Unigenes,其中85966个Unigenes得到注释。重度受害叶片与未受害叶片(NL-HL)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最多,上调表达基因增加显著,主要富集于翻译、叶绿体被膜、腺苷酸激酶活性、细胞壁结构组成、ATP水解偶联质子传递等部分。不同受害程度的叶片未发现显著的KEGG差异通路。此外也对淀粉与糖代谢、植物-病原互作、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卟啉和叶绿素代谢植物等涉及虫害响应及抗虫性的通路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企业积极践行国家“走出去”的战略,不断加快投资步伐,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东道国投资环境以及两国政治关系是企业必须考量的关键要素。国家风险水平是否会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小与投资成败?双边政治关系是否有助于缓解东道国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促进企业对外投资?本文基于“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2005—2017年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
表面缺陷检测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产品的质量把控有重大影响。而人工检测方法效率较低,传统的机器视觉检测方法鲁棒性低,开发成本高,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实际应用中的表面缺陷存在形态复杂多变、尺度变化大、对比度低等问题,同时受噪声干扰及工业生产严格的要求等因素制约,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依然在网络检测速度和性能方面存在很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ns
研究背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因避免了 ESC来源稀少、免疫排斥、及伦理学争议等问题,因此在疾病模拟、药物筛选、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体细胞重编程仍存在研究瓶颈:1)重编程效率低,2)重编程机制不清楚,3)iPSC的制备价格昂贵,4)ESC培养基(E8)价格昂贵及bFGF组分不稳定等缺陷限制了iPSC在临床的应用。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提高重编程效率、替代重编程因子、准确的靶向性等优
道路灰尘是城市环境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污染状况与城市水、土壤、大气等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联系。厦门市、漳州市和泉州市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称为“闽三角”。本研究分别采集了厦门市、漳州市和泉州市道路的地表灰尘,共获得有效样品257个。通过以厦门岛道路灰尘作为闽三角城区代表,以厦门岛外、漳州市和泉州市的采样区域作为闽三角的城郊代表,分析道路地表灰尘的重金属含量特征、磁学特征,评价
本论文题目为《禅文化与禅修空间的互文性——厦门佛心寺禅修中心设计研究》,文章立足于互文性理论之上,梳理了禅文化与禅修空间之间的关系,论证了禅文化与禅修空间之间存在互文性。并在建筑语言环境内,进一步阐述实践设计中禅文化互文性的体现。本论文所要关注的禅文化集中在经典、诗歌、公案、绘画、音乐等一系列具有传统传播作用的世俗性与宗教性共生的文化范式上,而关注的禅修空间则作为跳出传统表现,跨越精神现象,物化文
晚更新世时期全球的海岸带广泛发育了风吹沙丘,这些海岸沙丘的形成与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的演变息息相关。老红砂是我国东南沿海广泛分布的一种棕红色、红色或橙黄色半胶结的中细砂沉积物,大多分布于今海平面以上0-40m高度植被覆盖区的前缘位置,形成于晚更新世,与北方黄土共同构成了覆盖我国地表的两大典型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老红砂的发育与东亚季风的演化、海平面变化等表生地质过程密切相关。因此,东南海岸带老红砂是晚更
137Cs是核设施的裂变产物之一,半衰期为30.17年,裂变产额为5.9%,被认为是生物学上最危险的放射性核素之一。铯的生物学行为与钾类似,通过竞争K+通道进入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目前用于修复环境中放射性核素铯污染的常规方法效果欠佳且成本高,微生物修复技术以成本低、效果明显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进入国内外研究学者的视野。本研究从海洋沉积物中富集筛选出一株耐受高浓度铯的海洋细
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而现实生活的需求又使科技有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人工智能已经体现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互式体验。人体行为识别是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项研究,也是人工智能一个重要的领域。对获取的人体完整3D视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是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前沿研究主题。行为识别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一个是如何提取更具鲁棒性区别性的特征,另一个是对获取的特征如何更好的
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旨在从一张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出相应的高分辨率图像,要求在增加像素点的同时提升清晰度。图像超分在高清电视、历史资料恢复、压缩传输、安防监控、医疗诊断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伴随着卷积神经网络的兴起以及计算资源性能的提升,深度图像超分不管是在客观指标,还是视觉效果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研究进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重建算法。与此同时,如何在图像主观效果与客观指标之间保持平衡,如何设计
形状记忆合金经过长足发展,现今投入使用的已包括Ni-Ti基、Cu基和Fe基形状记忆合金。其中,Cu基形状记忆合金因其低成本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而备受关注。传统凝固法制备的Cu基合金一般为多晶结构,不可避免具有多晶脆性,后续的固溶处理还可能会获得更粗大的晶粒,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合金的脆性。目前改善多晶脆性的方法通常为细化晶粒、降低母相有序度和制备单晶。本文以制备单晶为目的,通过在Cu-Al-Mn基合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