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思想在山西的传播与接受——以韩霖《铎书》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20年,耶稣会士艾儒略开始进入山西传播天主教教义。与此同时,身处内陆的山西文人也开始接触这种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文化。山西文人对天主教这种异质文化所持有的态度可谓是大相径庭,有人被其深深吸引并最终成为教徒;有人持中立态度,虽不完全相信却也并不排斥;还有人斥之为邪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虽然初入山西的天主教并未取得山西文人的普遍接受,但是这些反应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山西文人与这一异质文化有了初步的接触。  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天主教思想必然会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产生冲撞与矛盾,而它必然要做出某种让步,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传播下去。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山西文人韩霖身上就很典型地体现出了这种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撞与融合。他一方面接受了天主教文化中的宽恕精神、“罪”的观念、爱人如己的观念等思想,另一方面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改造甚至重构了天主教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使之更加容易被自己或是广大民众所接受。《铎书》是韩霖奉绛州知州孙顺命之命,为了演绎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而作,但是天主教徒韩霖却借此机会,将天主教教义暗含其中,完成了一次跨文化的文本阐释。本文即选取《铎书》为例,力图从中窥探韩霖对天主教思想的接受与重构。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铎书》成书的时代文化背景,对天主教在山西的传播概况、韩霖其人及其著作以及当时社会的文化、宗教背景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介绍。第二章分析了《铎书》中天主教文化的直接影响,列举了韩霖《铎书》一书中所体现的宽恕精神和“罪”的观念这样典型的天主教概念以及直接使用《圣经》和天主教传教士著作的地方,以体现韩霖直接受到了天主教文化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韩霖在跨文化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及天主教文化观念的阐释与误读。具体来讲,跨文化的阐释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天主教化阐释、天主教观念的中国化阐释和回避矛盾三种方式,并在其中窥探融汇耶儒的韩霖思想的矛盾之处。这一章是本篇论文的重点,通过对这三种途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天主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发生的碰撞与融合。  总之,韩霖有着中国传统文人与早期天主教徒的双重身份,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而他思想的独特性则借助《铎书》这一兼具中国官方色彩与天主教色彩的著作体现了出来。正确地认识这种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撞和融合有利于我们更加合理地看待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益交流。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在新型模锻摩擦压力机上采用5工步多模膛成形重卡转向节的卧式锻造工艺。分析了转向节成形的工艺特点,确定了工艺方案——压扁→旋转90°再次压扁→局部镦粗→预
本论文主要以汉语熟语为依据,着眼于从汉语熟语看中国传统等级观念。等级观念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一种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本文概述了等级观念的起源及嬗变,及其与宗法制和儒学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必须落实到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每个共产党员应立足于保持和发挥好自身的先进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保持和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性。 The adv
《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其中的寓言历来为人称道。前人对《庄子》及庄子寓言的研究既精深,又庞杂,研究资料汗牛充栋,但从语言学角度集中精力进行研究的还不多见。不
把民主推荐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是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实践表明,实行民主推荐,有利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有利于选准用好干部,有利于克
本文在吸收前人关于重动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实际的语料统计和分析入手,认为:重动句的语用功能在于突出强调事件和动作行为的超常量,因此,重动句与量范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量的
为了获得抽屉导轨辊弯成形合理的工艺参数,针对某一产品的中滑轨,利用理论计算和计算机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辊弯成形时需要10道次完成,导轨
学位
本论文对近二十年的现代文学作家传记进行了考察。现代文学作家传记不但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而且是现代文学作家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体现了一定阶段文学史研究的整
在扬雄的文学思想研究中,复古模拟的特色以及扬雄思想中儒、道思想之间关系问题构成了两个并存且相互关联的分析模式.该文认为,以"模拟"、"复古"抑或"本儒兼道"等分析模式评